旺旺董事长蔡衍明:台湾的宗庆后

分享到:


时间:  2015-09-16 浏览人数:  87

摘要:旺旺董事长蔡衍明:台湾的宗庆后
  来自台湾的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首次以财富500亿元成为“2012胡润外来首富”后,一名业内人士表示,“有点像宗庆后。”
  一个是靠一包一包米果以财富500亿元成为“2012胡润中国外来首富”,一个靠一瓶一瓶饮料以105亿美元成为2012年中国内地首富。表面看来,这两个人有相似的特点,都是90年代初期后开始创业进入传统食品快消行业,创始人稳定在位管理时间都超过20年以上,同样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擅长渠道运作,都在金融危机后其实业家价值方得以体现而获得首富称号,一方面都极其低调内敛但另一方面霸道而充满野心,管理风格更偏向集权制。
  目前旺旺市值达到1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相对去年香港证券市场的惨淡,旺旺的股价可谓是异军突起,2011年旺旺销售额达到 29.46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超过30%。
  米果起家
  出生在台北富裕家庭的蔡衍明,家中排行最小,从小身上就有一种江湖气,不爱读书,爱当老大。蔡衍明接手家族生意后,早在90年代初期,就带着旺旺食品来大陆开工厂,不仅是早期登陆投资的台商之一,并且跟其他台商选择引资热潮如火的广州、福建等沿海地带不同,蔡衍明是选择湖南这个非沿海地带投资的第一个台湾商人。
  从1992年签署投资协议,到94年开设第一家工厂,旺旺食品开始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将米果这一售价不过几元的休闲食品迅速做到几十亿元的资产。2009年进行重组,把核心业务食品饮料业务单独剥离在港上市,旗下医院、酒店、房地产等业务则分拆至另一家新成立的“神旺控股”公司中,作为其家族私有。
  其米饼、仙贝等种类至今仍维持业内头名地位,拥有超过市场一半以上的占有率。国金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旺旺食品全国约有1.5万个经销商,约8000个一级批发商。“在快消食品行业中,跟竞争对手相比,旺旺食品对单品执行力的把握和渠道掌控力非常强,提早就介入到三四线甚至村级渠道中去。并且其产品识别度非常高,在内地休闲食品行业的领导地位目前来看仍然非常稳固。”该人士表示。
  不过,领导地位稳固的旺旺食品也受到其产品创新能力的质疑,“我们看到现在旺旺食品最大营收来源主要是仙贝、米饼等米果和休闲食品,其他包括旺旺牛奶等乳品及饮料产品,但这些产品都是旺旺食品在前几年开发并推入到市场的产品,最近两年旺旺缺少像类似娃哈哈的营养快线、可口可乐的美汁源等明星产品,而这对一家快消公司而言,往往被视为缺乏创新能力和新利润增长点的潜在风险。”上述人士称。
  传媒帝国
  眼下,百度一下这位新晋首富,在旺旺食品之外,其步入传媒业务更受到外界的关注,在食品王国之后,蔡衍明被外界认为欲建立一个旺旺媒体帝国。其2008年以来在传媒产业不断显露大手笔,先是入股香港亚视,之后在2008年11月收购台湾地区的时报传媒集团,后又在2009年8月创办了《旺报》,旗下传媒业务包括报纸、电视、出版等。
  自从跨足媒体行业,蔡衍明似乎并不如在食品行业如此顺利,作为企业家的他由于其90%以上的收入都源自大陆,在台湾地区,他开始被贴上一些“红色”标签,甚至曾经被人质疑购买媒体的动机。“我进入媒体行业后被骂得那么凶,人格也被侮辱,说我买媒体是大陆出钱,我就反驳,凡是吃过旺旺食品的人都出钱替我买媒体,不仅仅只是大陆啊。我买媒体到底出于什么目的,相信日久见人心。谁对我有不同看法,我们可以出来辩论嘛。”蔡衍明在2010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而作为传媒经营界的新手,蔡衍明在进入媒体行业受到质疑的同时,显然对自己的老本行更充满信心,在获得2012年胡润台湾首富后,他在接受一家外媒采访时表示,“我对大陆的投资前景依然乐观,譬如说食品业,如果经济强劲,食品业会率先增长,如果经济低迷,也会最后陷入衰退,这都是食品业的优势,也是我最了解的行业。”
█相关链接:蔡衍明传奇人生:一手将濒临倒闭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
  提要:人所皆知,旺旺食品集团的主席蔡衍明有雄厚的资产,但是谁也不知道蔡衍明做生意曾经试过赔掉一亿。蔡衍明过着一段传奇人生,他19岁就接手家业,一手将濒临倒闭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蔡衍明的生意经以及教育观念都值得商人及家长借鉴。
  蔡衍明个人简介
  蔡衍明,生于1957年,旺旺食品集团的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他于1987年4月继承父业而成为旺旺食品集团主席。蔡先生于1976年加入本集团及开始从事食品和饮料行业的事业,于业界具有逾30年经验。
  2012年5月24日,福布斯发布2012福布斯台湾富豪榜,雪饼制造企业旺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衍明以80亿美元的净资产登顶台湾首富。2011年一年,蔡衍明的财富增加了100亿元,这相当于31座半比尔·盖茨位于华盛顿湖畔的豪宅。
  蔡衍明创业之路
  蔡衍明不是儒商,而是充满江湖气,这恐怕与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出身于台北富贵家庭的他,在家里排行老幺,从小就深受父亲宠爱,不爱读书,却爱当老大,他曾回忆说:“以前念书的时候,早上起来,窗户打开,楼下的人都在排队等我逃课。因为我口袋零用钱多啊!”
  对蔡衍明来说,大部分知识都来自电影与街头,在父亲开设的中央戏院中,他一天能看上十部电影,从小看到的世界便与一般人不同。对于读书,他毫无热情,他反而觉得“在街头看一年,胜过读三年书。”19岁时,蔡衍明的父亲从朋友那里接下了宜兰食品厂。因为父亲没有时间经营,蔡衍明便主动请战去厂里当起了总经理。没有文化,也没有管理知识的蔡衍明刚到厂里时,完全找不到头绪,他回忆说:“我账也看不懂,人也不认识,我又不敢问。损益表是赚是赔,我也不知道。”
  虽然一时还摸不中生意的命门,但蔡衍明还是拼命想着如何挣钱。当时,宜兰食品厂是一家外销加工厂,主要生产鱼罐头。蔡衍明觉得做OEM要看别人脸色,于是决定将其转型为内销品牌,并开始生产“浪味鱿鱼丝”。然而生意的状况却出乎蔡衍明的预料,做内销要赊账,东西卖出去却收不回来钱,一年多下来,蔡衍明赔掉一个多亿,不仅将厂里原有的资本全部赔光,还需要家族贴钱来补救。
  凡事要强的蔡衍明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更讨厌败家子的名声,为挽回自尊,蔡衍明此后性情大变,“我以前很乐观、很招摇,拜把子一大堆。从那时候开始就自动收敛,因为一个人成功,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失败。”
  一直寻求东山再起的蔡衍明三年后终于发现机会。他观察到台湾稻米资源过剩,便盘算着从事日本米果生意。23岁的蔡衍明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厂之一的岩冢制,希望与其合作。一开始,64岁的桢计作社长对这个合作很不赞同,怕小伙子办事不牢,坏了自己的名声。蔡衍明锲而不舍,两年后,他终于用诚心打动了桢计作。
  在获得米果制造的技术输出后,蔡衍明便很快推出了旺旺产品,并迅速占据了台湾米果市场老大的地位。
  一手将濒临倒闭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
  “米果大王”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19岁接手家业,化危机为转机,一手将公司由濒临倒闭边缘,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同时,近年来,旺旺集团版图不断扩张,不但开起大陆第一家台资医院,更积极建构横跨两岸的连锁饭店体系。
  旺旺的前身宜兰食品工业公司,1962年创立之初,主要是从事外销食品罐头的代工制造。
  在罐头食品工业转趋没落之际,蔡衍明接下父亲的棒子,构思转型大计,因缘际会投入制作米果的行列,并一炮而红。
  初出商场的蔡衍明,抱着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勇气,前后花了两年时间,与年逾六十岁的日本前三大米果制造商岩冢社长交涉,以诚心打动对方,点头同意输出岩冢米果制造技术到当时还亏损累累的宜兰食品,完成外人眼中不可能的任务。
  站稳台湾后,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为经改加温之际,蔡衍明也带领旺旺由毛泽东故乡湖南出发,展开“西征大陆”工程。
  一开始,蔡衍明透过大型的“郑州糖酒会”,向大陆消费者推广甚为罕见蔡衍明的米果产品,一周内接到高达三百多个货柜的订单,工厂赶工生产后,却没人依约拿现金来领货。
  眼见几百万包的仙贝,即将过期销毁,蔡衍明咬着牙,硬是“好康大放送”,将旺旺仙贝分送给上海、广州、南京、长沙等地的各级学校,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人手一包。没想到,学生试吃后反应良好,无意间为蔡衍明培养出坚实的顾客基础。
  旺旺刚到湖南设厂时,湖南连出租车都没有,但以“第一家投资湖南”的台商身份,获得湖南当地领导大力支持,提供各式各样的优惠,集团在大陆营收倍增。
  目前在内地的投资额达5亿美元。
  蔡衍明教育观念
  蔡衍明的家庭状况一直比较神秘,据熟悉他的人介绍,他至少有7个女人,共生了九个孩子。相比于事业上的成就,私底下的蔡衍明总说自己更得意于能“搞定家庭”。因为这个庞大的家庭组织里还没有上演过“豪门恩怨”,也没有被媒体爆出过任何绯闻,而他自己坦言,不管是否登记过,只要是他的女人生的孩子,一概都认。
  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蔡衍明也反对多读书。他甚至制定了一个规矩,孩子到18岁都不再升学,全部进入公司。这遭到不少非议,但蔡衍明笃信“混街头比读书可以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