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借势营销?借势营销其实就是借助有影响力的事件,展开与产品相关的营销活动,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既定市场目的的营销方式。正如兵书说讲的乘胜追击,又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借势的角度很多,如品牌、企业、传播途径都可以作为借势的角度。
在现实营销案例中运用借势而实现完美营销的案例比比皆是,如2008年5月12日地震过后,四川旅游经济严重受损,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不同程度上的遭到了破坏。面对地震的灾难,社会各界给与四川人民关怀与帮助,同时四川人民也对社会各界常怀感恩之心。在这个帮助与受助,在感恩与回馈的交集的汇集期,在四川人民备受全国的关注时,四川旅游局和成都是旅游局联合推出了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促进旅游经济恢复与复苏的熊猫卡金卡和银卡的营销方式,拉动四川旅游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一种营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借助社会热点和顺应时事一种借势营销。时隔四年了,作者作为南方略公司的策划咨询专家依然很佩服当初想出这个方案的策划人。
最近偶尔看电视,发现《甄嬛传》特受观众的喜欢,不论是哪个台引进这部电视,其收视率就会显著提高,不禁也对其好奇起来,细细的看起来,虽然不是所有的故事情节都一字一字的看完,但是总也来了个跑马观花、略知一二。且不说它的语言对话风格与《红楼梦》相似,单从它的故事情节来看,就让人不知不觉的想起了前不久火红的穿越剧《宫》一二部。在黑龙江卫视台演完了《甄嬛传》后紧接着又发现它推出了《震寰前传》或是因为好奇,不禁也去看了看,才知道,原来《宫》即时《震寰前传》。不得不佩服电视编导们节目安排的及时,借《甄嬛传》之势再次抄了一次蛋炒饭。自《宫》一上映以来,杨幂和冯绍峰的绯闻就不断,凭借者穿越剧的独特和《宫》的轰动一时,杨幂和冯绍峰大量的出了不少绯闻,这进一步的渲染了俩人的名气。或许在有些人眼里会觉得仅是一次炒作罢了,然而,它确实一个借势的炒作。当杨幂和冯绍峰基本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时候,各电视台又推出了他们各自的作品如《如意》、《天涯赤子心》,凭着一部火红的穿越之作,再一次次的抄起了冷饭或者煮上了新米。冯绍峰和杨幂之间的绯闻并没有使俩人在娱乐圈里销声匿迹,而是红遍一直,而这些绯闻也在后面的时间中不攻自破,消声在这场借势的营销中,在借势营销中,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案例。
以前看电视剧节目,如果是错过了节目的上演时间,想要重看必须要等到明天了。而《非诚勿扰》却独具一格。如果你当天错了看《非诚勿扰》的节目,在几分钟的广告后,可以马上重看,并且重播放的时间基本是大家都有空的时间。或许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下,在9点到10点第一次播出的《非诚勿扰》节目只是一个引子,故意让喜欢它的人看到后面,让人不得不腾出后面的时间重温前面的事情。其实这也可以看成是借势营销。《非诚勿扰》的节目家喻户晓,自是不说,人们也乐意看,但大多数人在晚上十点以前基本在做自己家里的事情没有,很容易漏掉节目的前部分,《非诚勿扰》的重播弥补了这一缺憾。可,为什么节目选择在第一次播放后马上选择重播而不是选择在下一期节目开始之时重播呢?这和节目内容的延续性有关,这样相亲类的综艺节目可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小的完整的故事,他没有悬念之感,在故事上是没有延续性,然而在同一期节目着每一嘉宾与嘉宾之间却存在了延续性,这源于关注对嘉宾的比较和潜意识里认为,每一期节目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不会把它再以一个嘉宾为单位再进行故事的划分,同时也源于观众好奇心的满足度。因为这样的原因,借着节目在观众心理的短期延续性,乘胜追击,紧接着重播效果远远大于隔天重播。这是渠道传播上的借势营销。
在舆论不断、社会热点不断突出的今天,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好借势营销来宣传自己,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利用负面信息,塑造自己形象
不管是《非诚勿扰》还是《我们约会吧》,从节目开始就饱受社会的争议,“找托”、“作秀”一度成为它们的标签,然而《非诚勿扰》却善于利用这样的舆论压力,在唇枪舌战中造势,申明自己的理念,在实践中体现,从而树立了电视相亲第一品牌的称号。“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一度低迷,然而作为不是直接当事人的奶粉企业或当事人的竞争对手却在这次事件中不断的申明自己,趁机把自己的生产理念、工艺流程公诸于世,虽受牵连,但也让观众了解了自己,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二、利用时政热点,趁机造势
不管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还是“神五”、“神九”航天之行,都是许多企业想趁机推出产品理念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最佳时期。自“神五”杨利伟之行后,绿色绿色航空食品变成了食品行业追求的理念。,蒙牛“神五飞天”事件营销,便是对时政热点借势的最佳案列。然而要真正的利用好时政热点,企业必须要把自己的企业理念和产品理念与时政所反映的现实意义结合在一起,做好自己的市场定位和成本分析。
三、利用竞争对手、行业领袖,营销自己
蒙牛和伊利都是牛奶业的老大,让蒙牛利用自己的老二哲学,宣称“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这不仅表现出了蒙牛的谦虚,减少了伊利的敌视心理,也借用伊利的企业形象,蒙牛也会像伊利那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做好品质和品牌。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迈普的时候,惠普和迈瑞一下跳进了我的脑海。再一次拜访迈普老总时,我问迈普取名的时候是不是想借用惠普的名气呢,老总回忆说当时其此名时,一是鼓励自己勇往直前,二也是想借用惠普的名气宣传自己,毕竟,在IT行业里,惠普具有其独特的知名度,一字之差方便了人们更好的记住和联想到公司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