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饮料业增长全线飘红,但让行业始料不及的是,自去年起行业销售整体遭遇滑铁卢,今年这个情况仍不乐观。 南都漫画:陈婷
虽然5至10月是传统的水与饮料销售旺季,6月更是决定行业一年走向的黄金月份,但在以塑化剂风波为主的多方影响之下,今年的饮品销售却令厂家感到无比悲催。
“去年就因为天气起伏不定导致销售受阻,大致了解,有八成以上的饮料和水企未完成当年任务,今年情况可能更甚去年。”业内人士章怀(化名)向记者表示。
而质检总局上周刚刚公布的300多家撤销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单中,包括广东的23家饮料企业。记者了解到,撤销原因多出于饮料与水企的迁移、被收购、以及转型。而企业主动“撤离”或到期不延期,体现出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这也为今后的竞争格局之变埋下伏笔。
统一又增四款涉塑产品
随着国家药监局紧急停售葛兰素史克的力百汀,塑化剂风波进一步由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领域蔓延至药品领域。台湾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企业与产品名单也在不断增加中,最新数据显示共涉及302家企业的1002种产品,其中大湖草莓农场生产的8种饮料和果粒、好量公司生产的7种酱和香料名列其中,大名鼎鼎的统一牵涉黑榜的名单,更新增委托美达食品制造的统一番石榴汁、统一金桔柠檬汁、统一甘蔗汁四规格产品。
“台湾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区,且早在1975年就公布实施了《食品卫生管理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正是因为如此,此次塑化剂风波不仅沉重打击了台湾食品业尤其是饮料业,造成了台湾甚至世界消费者的恐慌,更损害了台湾食品在国际市场的形象,让台湾制造蒙羞。“问题产品召回、黑心企业惩治等措施短期内虽然能够缓解这种损害,但这种损害却将长期存在。在眼下这个饮料销售旺季,消费者产生不信任心理,纷纷选择自榨果汁或饮用水代替,饮料销量尤其是台企的产品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过在东方艾格饮料分析师陈静看来,塑化剂事件等负面新闻对饮料业的影响尚属可控范畴。“无论是涨价风波还是恶性竞争,国内饮料业每年都会遇到一些负面事件,但整个行业依旧保持两成增速。饮料不同于婴幼儿奶粉,选择性很多,一个产品出问题,其他产品可迅速补上。”其预测,今年饮料依旧能保持20%的增幅。
广东23张饮料Q S证被注销
--> “饮料品种一年比一年多,竞争本就激烈,再加上今年的塑化剂扰乱,天气又热得不持久,今年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两成至五成。”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在今夏旺季之时,商超渠道已埋伏了近10种饮料新品———如康师傅的乳酸饮料优健美、农夫山泉推的包装酷似可口可乐酷乐仕的维他命水,也有新入行的搅局者,如此前尚未在大众渠道面世的高端植物饮料喜草,和正在地铁大打广告的“香港清热第一品牌”清酷凉茶等。但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很多饮料都在大打促销牌,但目前看,局势却不容乐观。
“事实上,上周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在22个省区针对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4类,316家企业生产的349种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检,茶饮、果蔬汁和植物蛋白饮料
均有不合格产品,只有抽查的60种碳酸饮料全部合格。”章怀告诉记者,碳酸饮料没有使用可能含塑化剂的起云剂类产品的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旺了碳酸饮料的销售。这一领域此前因为不够符合健康趋势,去年增长已急速放缓。
记者了解到,国家质检总局刚刚发布的372家企业的385张食品生产许可证(Q S)注销公告中,广东的38张被注销许可证中包括了多达23张饮料食品准生证,如广州鳌峰的瓶桶装饮用水类、拥有康师傅品牌的顶津食品江门生产分公司的瓶装饮水类等。前者是由于去年被景田纳入麾下而申请注销,后者则是因将江门厂搬迁至湛江而期满未延续,此间种种均体现出行业激烈的竞争格局。恰如康师傅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向媒体所表示的,今年康师傅饮料要想保持去年的增速有相当大的压力——— 一则经过高速增长之后销售基数已很大;二则气温时高时低;三则是不得不提及的塑化剂事件。整个饮品行业今年的趋势如何,还将是个大大的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