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线下品牌企业做电商有没有未来?
发布时间:2015-8-27 15:46:00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黄润霖 摘自:
  
  电商引发的颠覆性改变,不是要解决带来80%销量的20%消费者的需求。而要利用网络技术,把带来20%销量的80%人群所需的服务成本最小化地降到零,既满足得不到服务的那80%的人群,又能让企业有利可图。电商创立之初,本就该带来一场“长尾狂欢”的时代,结果在中国变成了赢家通吃的盛宴。

  严格来说,“线下品牌企业做电商有没有未来”是个伪命题,为什么?

  其一,不是所有的产品都一定适合某类渠道,比如投资理财类产品就很难在大型商超里售卖。电商作为渠道之一,自然也得遵循“术业有专攻”的限制,天天嚷着大小通吃的渠道,不是装傻就是真傻。

  其二,“未来”是一个无法量化的词,是“活着”就算有未来,还是要“活得越来越好”才叫有未来?见仁见智。

  要破解“线下品牌企业做电商没有未来”这个伪命题,我们得看看线下品牌企业“触电”后的今生与来世。

 

  是谁击垮了淘品牌?

 

  淘宝集市是中小卖家的天堂,无数草根创业在这里赚到第一桶金,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诞生了不少的淘品牌。当年聊电商,你要不知道几个淘品牌,都不好意思和人说你在混互联网。那些年的爆品、TOP排名都是些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字。

  斗转星移,B2C业务发展起来以后,天猫大力邀约线下传统优势品牌触电,那些在线下积累了多年的品牌价值,在天猫这个大平台里快速得到了兑现机会。昔日的淘品牌一定程度上被靠边站,大型活动的优先权被迅速转移到了线下品牌的身上,内部称之为“灌流量”,外部称之为“邀约制”。当然,这个游戏不是你有钱就能玩的,还需要“资质”。

  快速培养一批传统品牌的触电业绩,并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 “未触电”的线下品牌,原本大量的自然流量被人为地分流,甚至截流。

  看看2015年4月天猫商城里22个一级类目的情况:能够排到TOP3的名录中,依稀还能看到当年淘品牌身影的,仅有成人用品、零食坚果、女装、孕产妇用品等7个类目;23个二级类目TOP3的排名中,也仅有面膜、早教/音乐、毛绒布艺玩具、女士包袋等7个类目中,有淘品牌在苦苦挣扎。而除此之外的其他类目,已经被线下传统品牌全线占领。即使那些侥幸上榜的淘品牌,也是在用低价捍卫着自己的尊严。以茶叶类目第一的“大益茶”(线下代表)和第三的“新益号”(线上发展为主)为例,前者当月的客单价225元,后者69元,商品均单价前者为65元,后者26元,后者仅为前者的40%左右。

  淘品牌在线下品牌的冲击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线下品牌电商机会在哪里?

 

  如此说来,线下传统品牌企业是否就可以弹冠相庆、奔走相告?否。

  从天猫角度,平台战略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不用受制于自身配套资源的缺陷,快速做大销量,产权不交割,所有权不转移,是其区别于自营平台的最大特点。天猫品牌发展的五个阶段(草根品牌、淘品牌、线下优势品牌、海外淘品牌、奢侈品牌),现在才只到第三个阶段,海外淘品牌的酝酿与策划,正在成为线下传统品牌的前生转世,一旦时机成熟,明天的线下传统品牌沦落为今天的淘品牌,也只是时间问题。

  线下优势品牌做电商,是不是只能赶在风口造点势、赚点钱,却难以长久?当然不是,这只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线下品牌企业做电商,最后究竟谁有机会留下?

  首先,从行业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消费者习惯的差异看,并不是所有产品、所有行业都必须跑到天猫上去开店。从4月天猫一级类目22个、二级类目23个的TOP3排名,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至今淘品牌还能留在里面的类目,不是由于行业规模偏小而关注度偏低的零食坚果,就是围绕女人和小孩而形成的“半快消品”产业。电商业务的发展,一定是基于对线下业务的补充和再造。马云反复提到未来电商的赢家一定是“小而美”的提供者,“小而美”的要义之一就是把握和服务细分市场,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听懂罢了。

  其次,电商引发的颠覆性改变,不是要解决带来80%销量的20%消费者的需求。关于这一块,线下渠道经营者比线上门店做得更好。VIP服务如果打个电话、发个旺旺就能解决,那样的VIP服务也就是逗你玩玩而已。电商正是要利用网络技术的改变,把带来20%销量的80%人群所需的服务成本最小化地降到零,最终实现服务成本和利润的平衡,既满足得不到服务的那80%的人群,又能让企业有利可图。

  电商创立之初,本就该带来一场“长尾狂欢”的时代,结果在中国变成了赢家通吃的盛宴。

  最后,对于那些已经一头扎进电商的线下传统企业,通过简单的线下照搬线上,“定制化商品”以迎合低价需求,短期的销量暴增无疑是在透支品牌。任何销售模式的改变,都是对后台服务系统一次革命性的冲击。

  分享一个案例:号称照明行业最大的两个国内领军企业欧普和雷士,两家都曾经想一统天下。雷士觉得欧普的专卖店渠道做得好,所以无论是从产品组织、市场政策,还是人员招募、经销商选择上,全面模仿欧普的做法。另一方面,欧普也觉得雷士的工程项目渠道做得比自己强,所以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程项目渠道全面学习雷士。

  结果十几年下来,雷士还是雷士,欧普还是欧普,雷士的专卖店渠道依旧乏善可陈,欧普的工程项目渠道也是不温不火。为什么?两家都忘记了,如果只有前端系统改变,而后台供应链仍然沿用订单式的库存去响应专卖店渠道的指令,沿用仓储式的库存去响应工程订单的需求,前台就算累死,也无法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

  今天的电商,如果只是简单的线下照搬线上,甚至线上把线下当作积压品的出水口,或者线下把线上当作呆滞品的下水道,捡芝麻丢西瓜的故事就一定会持续上演。

  看不懂“小而美”,理解不了“长尾狂欢”,不明白“商业模式转移”,解不开这三个死结,线下品牌企业做电商一定没有未来。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