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借势≠跟风
发布时间:2015-9-28 14:48:40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周再宇 摘自:
  
  借势——多好的词儿。充满了抱大腿和搭顺风车那种事半功倍的得意劲儿。雷军有句特出名的话被营销人热捧,“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于是大家纷纷摇身一变,成为“追风少年”。

  媒介碎片化和信息噪音导致注意力日益昂贵,相比之下,借势比造势性价比更高。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一条究竟是什么颜色的裙子、一句简单的“我们”都可以让营销圈如获至宝蜂拥而上,在瞬间席卷朋友圈,伪造群体高潮。

  热点,让人又爱又恨。追了未必有效,不追肯定没效。所以大家的想法是:甭管那么多,先刷个脸熟,出现在消费者视野里才是正道。于是,借势被简单地理解为跟风,热点营销被混淆为刷屏传播。

  7月15日,同时出了两大热点:一个是冥王星大头萌贴,一个是优衣库“试衣间”事件。正因为踩中了人性弱点,后者传播范围远远超过前者。

  美通社市场总监崔希真早上起来刷朋友圈时,看到了优衣库“试衣间”事件。当时,网络上已经分为鲜明的三大派:一派跪求链接,一派分析幕后黑手,还有一派则忙不迭开始“借势”。

  “我个人觉得不太像炒作或策划。首先,我了解的优衣库不是这个风格的。从这个企业日常的传播方式、店面和产品风格等,以及日企普遍的风格,都不大会策划这种炒作。而且优衣库本身已经很流行,也不需要这种炒作。其次,如果真是炒作的话,也是一次失败的炒作。如果想宣传优衣库的虚拟试衣间,那把人们的眼球反而吸引到视频上去,根本就没有达到营销目的。”崔希真说。

  “借势”这柄双刃剑正在展现它的另一面。当人人都在纳闷营销高手杜蕾斯怎么没有利用这么好的机会时(尤其题材又如此契合),杜蕾斯官方微博操盘手、环球互动CEO金鹏远发了一条朋友圈,“当追逐热点,或者所谓的借势营销成为一个标准固定动作的时候,它存在的意义也就没那么大了。每一个借助优衣库事件进行传播的品牌,都是愚蠢的。”

  躺**——企业如何应对“被公关”

  7月16日上午传出消息,优衣库相关负责人已被警方带走调查。我们暂且假设这件事确实不是优衣库主导,那么企业在公关传播的过程中,如何应对这种“被营销”或“被公关”的情况呢?也就是说,企业如何面对“躺**”?

  崔希真表示,美通社一直强调企业应该公开、透明、主动地去发出声音。“如果是躺**,或者说已经危及到企业美誉度,企业应该在第一时间尽快地发出声明,观点要明确而坚决。优衣库这次反应慢了一些,传播范围已经非常广了,时间也过去了好几个小时,他们没有任何反应。接下来,企业可以安排一些重点媒体做深入地沟通和澄清。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发布与企业相关的正面信息来稀释负面信息,以实现适当地缓冲。”

  针对优衣库在15日下午发布的澄清声明,崔希真认为,优衣库做得并不细致,“他们应该可以更详细地解释一下:我们有没有责任,没有的话是怎么回事,有的话是怎么回事。在已有的声明中并没有解释清楚。”

  如何区分跟风与热点营销

  自从社交媒体出现,就有一种现象是跟风炒热点,这种现象在微信朋友圈出现之后变本加厉。一旦有热点事件出现,朋友圈立刻被企业或公关公司的跟风海报刷屏。

  “我觉得营销人真的要扪心自问:我做营销传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对这种朋友圈所谓的跟风一直持保留态度,包括我们以前碰到的各种海报,我宁可叫它跟风,而不是叫它热点营销,因为热点营销是战略或策略的东西,但是跟风就是跟风而已。”崔希真说。

  “我们先假设这些跟风是合法的,就是它有底线、不违法、不侵权、不黄赌毒、不影响下一代,那么有几个点是美通社的基本立场。”崔希真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看企业的热点营销是否有明确的传播目的,比如“是要提高品牌知名度还是美誉度?是要吸引流量还是实现销售转化?是激活老用户还是吸引新用户?”

  其次,在传播目的非常明确的前提下,是否与受众进行更深入地对话和互动。“你可以做热点营销,但是你要做有效的热点营销。有很多人就是简单地做一些海报凑热闹。刚开始挺新鲜,时间长了受众会审美疲劳或者麻木,而且如果没有从受众角度出发来做营销,没有更多的互动和对话,那么受众就没有更多欲望去了解这个品牌,那么事实上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再次,要看企业的传播是否与品牌相关度很高。“有些跟风,你跟就跟了,但是大多数时候跟得莫名其妙。无法让受众跟品牌产生关联,其实对于企业传播没有任何好处。”崔希真表示。

  第四,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否让目标受众获得了真正的利益。比如精神的愉悦、物质上的奖励等,“总之你要让用户获得一些好处,”崔希真认为,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营销传播才会真正刺激用户主动参与和分享,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而现状是企业或公关没有跳脱出自己的思维框架,局限于“自嗨”,没有充分调动受众的热情。

  “最后,如果限于这种跟风的话,你可能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大。其实远远不是这样的,你的朋友圈之外有更广泛的世界,而且你的终端用户很可能游离在这个领域之外。总之,营销人必须打开视野,不要自我设限。”崔希真说,总结来看,想做热点营销的话,前提是不犯法、不黄赌毒、不侵权、有底线,此外就是把握三点:相关、有用、有趣。

  据崔希真介绍,美通社对于借助热点事件做传播曾引入一个专门的概念: Newsjacking,直译为“劫持新闻”,也称作“及时公关”。“它跟热点营销比较类似。今年年初,柴静的视频《穹顶之下》出来后,美通社有一些客户做得非常好,比如借助环保热点,通过美通社推一些空气净化器的新闻稿,效果很不错。这就是抓住了相关、有用这两点。”

  企业如何应对媒介的碎片化?

  跟风的兴起根源在于媒介环境的巨变。

  今天的媒介环境相比五年前,其变化之大相当于过去五十年的变化总和。博客崛起,论坛式微;微博出现,博客没落;而如今,微博的声音渐渐减小,大出风头的又变成了微信。微信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7月底,微信公众号已达580万个,而且还在以每天1.5万个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此增速,目前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近1000万个。

  如此“多杂散乱”的媒介环境,要想吸引到受众的注意力,除非站在更大的舞台上,成为焦点或贴住焦点。这正是热点营销或跟风的动机所在。

  “媒体环境真的是在变化,以后你很难分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了,媒体渠道极度碎片化,信息噪音特别多,吸引眼球更加困难。”对于已经呈过饱和状态的信息噪音,美通社的对策是微信公众号一直坚持原创,不制造无意义的转发、刷屏和信息噪音。

  “你可能订了很多的微信号,实际上每天看不完。而且很多微信号互相转载,都是同质化内容。我们现在没有很强的力量去每天更新原创内容,所以会把频次降低,但是每次发的都是原创,为读者尽量减少一些噪音,给他们一些真正好的内容。”崔希真认为,对于媒体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内容。“内容质量能够保证的话,其实发布渠道是灵活的。对于用户来讲,他想更快更方便地获得更好的内容。”

  根据以往客户反馈和调研,崔希真发现,传统媒体的信任度比新媒体要高,内容质量也更好。新媒体的优势则在于快速和方便。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传播的不同需求,来有针对性地组合运用不同媒体。

  为了触达更多的碎片化自媒体账号,像灵思传播这样的公关公司已经着手开发针对微博、微信的信息发布系统“云途”。对此,崔希真认为,对于大部分客户来说,要在这个碎片化的环境中快速反应,首要的问题是提高整个传播效率。目前,美通社正在开发一套系统,希望最大程度上简化客户使用服务的流程。

  目前,美通社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是新闻稿的发布,包括为企业做海外传播等。其次是媒体监测。“最笨的办法是在百度上搜你的品牌名,手工搜索手工拷贝汇报给领导。美通社提供的服务是,你可以定制几个关键词,比如说A品牌再加上抱怨、投诉、快销品等关键词,登陆到平台之后它会帮你自动去监测,百度、贴吧、论坛、BBS、微博、微信等全渠道监测舆情,客户可以直接看到完整的数据报告。”

  第三块业务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传播。“确保客户的新闻稿,能经过美通社发布到更广泛的受众面前,其实我们的业务相当于在企业和媒体之间搭了一个桥。最终目的是帮助这些公司提高他们的品牌形象,公开、透明、主动地去传递信息。”崔希真说,“说实话,很多营销人和公关都会学一些心理学,人性会有一些弱点,比如炫富、偷窥等,但是你不能恶意利用。营销要向善、不作恶,尤其在做热点营销时,不要为了吸引眼球,恶意利用人性的弱点。”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