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传统企业那些“自作聪明”的抖机灵
发布时间:2016-1-22 14:39:15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范子龙 摘自:
  

一、我的卡被回收了


前段时间我搬了一次家,住进了一个小公寓里,公寓楼下有一个快餐店,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吃饭都是在那里解决的,为此我还办了一张会员卡。


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收银员提示我说,会员卡余额不足了,因为我已经养成了出门只带手机不带钱包的习惯了,于是只好把其中我最爱的一个蒸蛋给退了,这样会员卡里的钱就够我付这顿饭钱了。


我这么想的,但是收银员说,还是不行。


这家快餐店有一个常年的活动,那就是办会员卡之后,每充一百就送十元,这个活动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说透了就是圈用户嘛,同时还可以提前吸纳一些滞留金用来作运营。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会员卡消费到最后,卡里必须要保留十元钱,否则余额用完之后卡会被店家回收,这个做法比较盛行于理发店,我没想到快餐店也这么做。以前我也办过别家快餐店的会员快,并不是都这么做。


稍微一想也可以理解,商家是希望可以用这种方法防止会员流失,万一用户卡里余额用完之后不来了怎么办,卡里始终还有钱这个用户就不容易跑掉。


但是问题来了,当我身上没带钱,甚至连卡也没有带,商家并不支持微信或支付宝。


那么对于我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消费完了卡不要了,要么就是保留卡但是这顿饭不吃了,下次再吃。


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后面那么多人排队看着你,因为没钱饭不吃了,这怎么想都是一件很栽面的事情,于是我果断的选择这张卡不要了,而且决定以后都不去这家店了。


抛开个人来说,我们从商家的角度来说,商家抖了一个机灵,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挽留住客户,但是却又没有用户体验方面的补救措施,用了一个让客户很没面子的方式来挽留,这怎么想都是一个奇怪的逻辑。


二、营销失位


而且这并不是个例。


在我在这家店消费的这一个月里,我经常听到收银员跟客户讲,不好意思你卡里的余额不够了,想要继续用这张卡,必须在卡里保留十元钱。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案例里,商家至少有这么几件事没有考虑到。


第一,需求颠倒。并不是用户“想”要继续用这张卡,而是商家“想”要通过这张卡继续让用户来消费,商家把需求的位置给颠倒了。


第二,用户体验。在用户没有带现金和卡的情况下,商家并没有替用户想补救的措施,而且简单粗暴的告诉用户,你必须要在卡里保留十元现金。这就造成了在公众场合下,商家把用户搞得很难堪。


第三,发展脱节。在当下社会,出门不带钱和卡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不带手机的机率是非常低的,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考虑为用户提供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但是作为周围几公里内最火的一家快餐店,竟然没有开通这些功能,实在是一个失误。


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这张店从管理到员工,普遍缺乏互联网相关知识,几乎看不到一点互联网营销的气息,站在商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家店已经和互联网脱节了,还是用一个传统思维在经营。


三、用户在发生变化


如果是站在十年前,这家店这种经营模式是可以的,但是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出门不带钱的用户。


至少从我个人而言,出门已经几乎是不带钱了,要带也就只带几块钱硬币坐个公交,打车有滴滴出行,买书也可以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平时吃个饭看个电影什么的都可以去美个团。


除非是去集市或者买地摊,以及在街边买个手抓饼之类的,否则用现金的地方真的不多。


事实上买手抓饼都可以支付宝支付了。


就在我公寓对面的菜市场,有一个小伙子,虽然他只是个卖手抓饼的小摊位,但是从口碑到美团,从大众点评到支付宝,几乎所有的工具他都用上了,你完全不需要付现金,他甚至还开了一个手机微店。


在这种互联网工具思维下,他的生意不要太好,目前已经攒足创业成本,开了一个条件更好的大店。


而在他周围,同样的摊贩,还在一笔笔收着现金,每天挣着固定不变的钱,用户来了又走没有一点积累。


市场已经发生变化,消费人群也开始在变化,当80.90甚至是00后成为市场主流的时候,过去那一套营销方案已经失效。


我们回到开始那家店铺来说,其实他完全可以有两种方法来应对。


首先他可以保留卡内余额的制度,但是设一个三天的销卡期限,当你卡内空卡之后三天内如果不充值的话,那么这张卡就会被销户,即不影响用户的消费也可以保全用户的面子,还可以给用户造成危机感。


其次,就是跟上时代,在POS系统之外,增加在线支付系统。


还有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本位思考,增加用户的体验,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说你卡里余额不足了,等着用户要么丢人,要么丢卡。


四、抖机灵。


类似这样的抖机灵,在传统企业和商家当中,其实是非常多的,这是一个竞争不充分市场遗留下来的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用小聪明糊弄消费者。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积分了。


我手上有一个卡包,里面有一堆会员卡,无一例外全是积分卡,但是我发现其实这些卡对我来说完全没有价值。


比如我去买衣服,很多商家你在那里消费几百上千,才上积几十个甚至几个积分,那么这得积到猴年马月才能折现?用这种方法真的能够留住用户吗?


对于用户来说,发现积分根本折不了现,心里反而会不痛快。用户心里会想,我在你这天天买东西就给这么点积分,太不划算了,这反而会促使用户选择竞争对手。


其实积分卡制度真的没有打折卡好,根据用户的消费积累,给出不同的打折迟度,让用户每一笔消费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刺激,这比积多少分都有效。


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到,社群要让用户产生优越感。


什么是优越感?


这种我可以打折,你不可以打折,这就是会员卡带来的优越感,而积分卡,只会让用户产生一种吃亏的想法,在积分卡制度下面,用户的每一次消费都像是一次投资,投资回报不成正比自然就流失了。


多抖点机灵,多琢磨一下用户体验吧!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