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从六小龄童李易峰的猴王广告说起,看百事可乐如何突出重围
发布时间:2016-1-6 14:10:00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俊世太保 虎嗅网 摘自:
  

 从最早的张国荣、刘德华、郭富城、王菲、郑秀文到之后的古天乐、蔡依林、周杰伦、谢霆锋,再到近年的黄晓明、罗志祥、F4、吴莫愁、李易峰,以及经典的美猴王形象六小龄童,百事可乐找过的大牌明星,聚在一起可以拍一部娱乐圈历史剧了。


 


当然,这里还不包括那些国外的代言明星: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贝克汉姆、罗纳尔多、齐达内罗伯特·卡洛斯,碧昂斯等。。。


 


百事为什么要高价请这么多明星疯狂刷脸,钱太多了吗?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大家都知道,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要晚生十几年,而且生出来之后,口味和可口可乐之相近简直让人觉得这就是个山寨品。


 


在他们相互战斗的100多年中,将近前半个世纪,百事都生活在可口可乐这个老大哥的强大压迫中,有段时间甚至濒临破产,一整年的销售量还不及可口可乐一天的数目。


 


无奈之下,百事只好请示可口可乐说:大哥,你把我收购了吧。没想到连续三次都被可口可乐无情滴拒绝了,更没想到可口可乐当日的爱答不理,竟培养了日后一位战场上劲敌。


 


上世纪30年代,百事抓住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机,推出“同样价格,双倍享受”的促销策略,迅速抢走了可口可乐的一部分市场。


 


但这只是一次靠促销战取得的小成绩,真正的战略转型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新一代年轻人步入社会,正成为美国消费市场的主要力量。当时的百事当家艾尔弗雷德·斯蒂尔隐隐感觉到:谁赢得青年人一代,谁就会取得成功。


 


既然没办法在味觉上反击,百事可乐决定在消费者定位上实施差异化。这一定位的变化,在百事历年的广告语中一目了然:


 


1903  提神、爽心、增进消化


1939  一样的价,双倍的量


1949  口味最好、花钱更少


1961  这就是百事,它属于年轻的心


1963  奋起吧,你就属于百事新一代


1964  让自己充满活力,你是百事新一代


1975  百事挑战,让你的感觉来决定


1998  新一代的选择 The choice of a new generation 渴望无限 Ask for More)


2004 突破渴望 (Dare for More) 敢于第一 (Dare to Be No.1)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百事逐渐摒弃从前不分男女老少“全面覆盖”的策略,而从年轻人入手,对可口实施了侧翼攻击。简而言之,和原有品牌对立。你经典,我就创新。你传统,我就年轻。基于这一定位,百事走上了持续至今的“明星刷脸”之路。


 


代言人选择方面,百事当然特别青睐于那些年轻人眼中的最'"明星。在美国本土,1994年百事可乐花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做广告。


 


而在90年代后期—00年代前期的中国,其代言人郭富城的劲歌劲舞,王菲的冷酷气质,曾迷倒了无数年轻消费者。的确,百事的全明星战略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甚至今天相当多的80年代消费者也认为,蓝色的百事相对可口可乐要更“酷”一些。


 


然而,尽管明星的号召力十分强大,在营销越来越接地气的今天,观众对高高在上的大牌越来越不感冒,这种全明星战略也跟着不合时宜了。


 


2012年开始,每年的年度广告片“把乐带回家”都是百事的重头戏。一线明星齐集,制作水平堪比影院大片,结果往往入了眼,却不能入心。


 


反观可口可乐这些年,在全球“内容2020”战略的指导下,从“创意卓越”向“内容卓越”转变,不断用讲故事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对话,并赢得超多的流行文化市场份额。


 


2013年夏天,可口可乐中国因“昵称瓶”而改变,成为了全民话题,并飞速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0%,并且在广告届的盛大节日中国艾菲奖(EFFIE AWARDS,大中华区)颁奖中摘得全场大奖。2014年的“歌词瓶”同样掀起了一场夏日狂欢。不仅在社交媒体上赚足眼球,还彻底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没有依赖明星,靠的是不断创造、发布有价值的内容。


 


 


相关链接:可口可乐“内容2020”专题


 


事实上,百事可乐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2014年底,为了考虑到更多的大众消费者,百事高管就曾明确表示:美国女神碧昂斯将不会出现在全球营销活动中。


 


而在元旦前百事发布的朋友圈广告《猴王祝您百事可乐》的成功,其实也是内容营销的成功。六小龄童的猴王故事,触动了不止一代人的情感,加上KOL的造势,自然获得了很大的关注量和话题讨论。


 



不少人吐槽片子末尾李易峰的出现略显唐突,有点“狗尾续貂”的意思。内内看来,百事只是想借李易峰作为落脚点,回到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品牌定位,不过处理得有些生硬。但有了猴王这个好故事,消费者多少还是会买账的。


 


在经历了100多年之后,“两乐”虽有并驾齐驱之势,但在市场份额的较量中,百事可乐仍然只能屈居老二,最新的尼尔森数据在中国大陆也是6535左右。今年元旦,百事虽然很幸运的抓到了六小龄童这张王牌,但放眼百事和可口可乐的发展历程,整个局面也并非一张王牌就能定输赢,内容营销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未来,期待“两乐”大战的更多精彩续集。


 


所以今年过年,你准备喝百事还是可口可乐?不喜欢会有很多理由,喜欢却只要一个理由就够了。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