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先超600亿市值,再收新品牌 Kolon,安踏的下一步仍是“永不止步”?
发布时间:2017-2-27 11:11:28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经济观察报 摘自: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洪宇涵 222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02020.HK,简称“安踏体育”)在香港召开了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会上安踏体育首席财务官林战公布了2016年度安踏体育的财务状况,安踏体育在2016年度的收益增加了20%达到人民币133.5亿元,连续三年录得超过20%的增长率。与此同时,安踏体育的市值在2017年首次突破600亿港元,跻身全球体育用品公司排名前五之列。


财报亮眼


安踏体育在2015年度营收成功跨越百亿后继续发力,根据此次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1231日,安踏体育的收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至人民币133.5亿元,连续三年获得超过20%的增长率。在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上升1.8个百分点至48.4%,创出新高,经营溢利率及股东应占溢利率分别为24%17.9%。现金流维持充足,自由现金流入增加33.9%至人民币19亿元,于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净现金及现金代价物为人民币58.3亿元。


据来自彭博咨询的数据显示,截止1月底,安踏体育的市值已经突破了600亿港元,在领先国内其他体育用品公司的同时,安踏体育也巩固了其在全球体育用品公司市值排名中第五的位置,与第六位的彪马(PUMA)在市值上差距超过了250亿港元。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体育用品公司市值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露露柠檬(LULULEMON)与安德玛(UA)。安踏体育总裁郑捷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尽管香港市场的投资者较为理性,但安踏的市值仍然超过了600亿港元,“这说明投资者对安踏体育的现状以及前景都有十足的信心,随着未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安踏体育有信心将市值提升到行业领先的水平。”经济观察网记者发现,安踏体育的市值与露露柠檬、安德玛的差距已经缩小到100亿港元以内。


持续转型


在提出“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战略后,安踏在扎实经营同名的大众品牌之外,还开始打造完整的品牌组合模型。


截止2016年年末,在中国内地的安踏店(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的数量为8,860间。2016年,成为中国奥委会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官方合作伙伴之时,安踏还借助了主题为“去打破”的营销战略,提升了品牌美誉度。安踏与克莱•汤普森(Klay Thompson)及曼尼•帕奎奥(Manny Pacquiao)等世界知名代言人的合作也对其销售的提升起到了正面作用。


同时,安踏进军高端市场,专业化市场的运作也在不断深化。2009年,安踏从百丽国际手中购入意大利运动品牌FILA的中国业务。以经营女鞋而闻名的百丽,在运作FILA这一运动品牌上却难言成功。最终安踏以不到6亿港元的价格,把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所有FILA业务及渠道收归囊中。经过安踏数年经营,截至2016年年末,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FILA店铺(包括FILA KIDS独立店)共802间,安踏体育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在发布会表示,尽管 FILA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不高,但增速很快,2016年的增速达到了50%以上。


此外,安踏还在2016年以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把日本高端体育品牌迪桑特(DESCENTE)引进中国。截至2016年年末,安踏在中国开设了6间迪桑特店铺。郑捷向记者透露,“安踏计划通过两年的时间让迪桑特能够持续产生盈利。”


未来布局


安踏方面称,计划在2017年将旗下各品牌的门店总数增加到一万家以上。其中,重点将在综合性购物中心开设更多数量的门店。郑捷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谈到,尽管在2016年安踏的线下门店销售额稳定增长,线上的销售额也以双位数的增长量增加,但是随着“新零售”概念的落地,安踏需要配合相应的消费趋势给予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


“目前零售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以前线下的分散式购物已经渐渐被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购物中心所取代,综合性购物中心吸引消费者的能力也在不断攀升。同时,‘新零售’也让线上线下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安踏布局综合性购物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郑捷还称,安踏会根据不同的卖场,选择旗下不同品牌入驻。


安踏体育在发布2016财年年度报告的同时,公告了一则合资意向。安踏全资附属公司ANKOKolon合资方与安踏公司为成立合资集团订立合资协议,合资集团的业务主要为在地区内独家经营与从事营销、销售及分销带有Kolon体育(Kolon SportIP和商标若干范畴的产品。ANKOKolon合资方在合资公司的权益拟分别各占50%;其中,Kolon企业(Kolon Corporation)和Kolon工业(Kolon Industries)所占股本分别为25%


Kolon体育中国区销售副总经理朴昶用在上周举行的第十三届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ISPO) 上介绍了品牌目前的发展状况,Kolon体育目前是韩国户外用品市场上的第一大品牌,kolon 在进入中国7年后已经拥有了220家渠道店,同时有自营的天猫线上商店。2016年,Kolon体育在中国内地销售额为5.2亿人民币,首次实现在中国市场连续两年盈利。1-4月份Kolon体育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130%


《中国户外用品2016年度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总额为人民币232.8亿元。郑捷也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说到,根据安踏的调研,中国目前户外用品的销售额在两百亿到三百亿之间,但是缺少一个领军品牌,行业集中度低,如果该笔交易得以成功,Kolon的产品线将丰富安踏的产品矩阵。


但对于涉足户外用品经验较少的安踏体育来说,获得 Kolon 大中华地区的经营权也将带来一定的挑战。Kolon主打中高端市场,将38岁以上收入较高的人群作为目标客户。在中国户外用品中高端市场上,探路者、乐斯菲斯(The North Face)、哥伦比亚(Columbia)、奥索卡(Ozark)处在行业的第一梯队,这一战略群组的竞争其区域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国内品牌探路者近年来遭受了营业收入增幅逐年下降的困扰。2011年至2015年间,探路者的营业收入增幅逐分别下降了73.64%46.68%30.74%18.67%。并且探路者已经逐渐摒弃了专注于户外版块的策略,提出了向一个服务型平台转变的战略。在其投资13家公司中,3家涉及体育板块,2家涉及旅行服务板块,8家涉及户外板块。


反观Kolon,尽管其在中国市场仍处于快速扩张期,但在安踏接手后,安踏是否能够继续奉行Kolon此前管理理念与市场策略仍待观察。正如安踏的宣传语“永不止步”,每一个“下一步”对安踏来说仍极具考验。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