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华为裁员真相:冬天真的来了!(干货)
发布时间:2017-2-27 11:12:52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樱桃小房子 摘自:
  

“老婆,我要派去海外了。”


“能不去吗?孩子还小呢!”


“不去我就得辞职了,现在房贷车贷和生活压力这么大,不去怎么养得起!”


山雨欲来风满楼,类似这样的对话,已开始在华为家庭中上演。


结局的不同在于,有房贷压力的无可奈何被迫出国,没压力的找个借口先赖着不走,等到辞退或找好下家再说。


近期,华为裁员的消息满天飞,有人在网上发帖称“目前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则是清退40岁以上老员工,主要针对程序员。”弄得内部员工人心惶惶。


摘要


华为裁员是真是假?要裁多少人?裁哪些人?为什么要裁员?樱桃对华为多个部门进行了一番调查了解。


先简单说下背景,华为有三大业务,包括运营商BG、消费者BG、企业BG


根据华为内部高管放风的消息,三大业务目前的格局是这样:


第一,运营商BG(即CNBG)市场空间已经到了天花板,未来增加空间有限,高增长成为历史,求稳健是公司追求目标,作为公司目前最大业务群,调整是难免;


第二,消费者BG(即CBG)增长空间巨大,但利润是痛点,远没有运营商那样丰厚,利润不能高速增长,这显然不是华为的追求;


第三,企业BG(即EBG)经过多年发展,没有形成规模,现在看不到大的增长点,依旧难挑大梁,生存仍是目前重任。


因此,2017年华为准备的变革措施包括:


1、为保持公司年轻化:退休政策即将微调,从45岁可以退休,变成45岁须退休,想继续工作的,需人力资源部重新审批。


45岁如果是管理岗,或者对公司有杰出贡献的人才,公司也希望保留,混的不好没有潜力挖掘的老员工,人力资源审批肯定通不过,要强制退休。


2、股票饱和值改变:随着股价越来越高,以饱和值来匹配岗位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微调为定岗定级定数,以股票 TUP数量来衡量饱和度。


原来华为都是直接分股票,员工掏钱买,这几年股票分的少了,改为分TUP,这是虚拟股份,但不用员工花钱买,可跟股票一样分红。


3、大调整:业软绝大多数部门划到GTS,仅留研发强相关部门在研发体系。


业软产品线因为这几年做的不成功,部分组织人员要划到GTS(即交付工程,属于售后)服务部门去。


4CBG逐步独立化,大中华区独立只是一个开始,明年全球开始与片联剥离,逐步独立经营。


独立化意味着消费者BG与运营商BG分开管理,比如原来中国区地区部总裁,管辖的业务包括运营商和消费者业务,独立后,全部分开管理,消费者BG单独设立地区部总裁,直接向余承东汇报,余向CEO汇报。


52000将士出征只是第一步,运营商BG缩身会成为未来几年的主调。


运营商BG缩身,肯定要减少人员,去年十月2000人去海外划归到别的岗位去,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很多批员工要转岗去海外自生自灭,不去就走人。


1、华为裁员是不是谣言?


谣言来自于一位华为离职员工在知乎上发的帖子,大意是这样:


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的交付员工,即交付的工程维护人员而非研发程序员。


去向是跟海外服务部门交换今年新毕业的校招员工,也就是进新人,出旧人。


201610月底华为召集后方2000名高级研发技术人员出征海外,也是变相裁员。


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的老程序员,直接提前辞退或者不续约。


华为的新政策是45岁必须退休(领导除外),显然是不希望2-3年后这些人安然退休。


研发员工输出之后大部分会自动或被考核离职,能成功转型落地的十有一二就很不错了。


大规模外派在华为的历史上不是第一次,很多领导也会突击提拔小弟拉出去充数。


这次大规模裁员不同于以往,那就是年龄作为一个硬杠杆,体现出华为对于未来几年收益增长的悲观预期,从公司层面来看是一种合理的风险规避。


因为流传太广,华为官方已辟谣,称华为正在清理34岁以上员工消息纯属谣言。


根据樱桃的多方了解,华为确实在清理部分老员工,引进年轻新员工,同时瘦身减员,将部分国内员工往国外赶,对他们而言,这就是变相裁员。但并没有34岁以上就一刀切,所以辟谣也没错。


对企业而言,业务爆发期不容易也不允许做管理变革,利用业务真空期完成一次人员结构的洗牌,十分必要。


2、要裁多少人?裁哪些人?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7新年献词就说了,要保持公司有利润的增长,有现金的利润;消费者业务要坚持以利润为中心;要优化人员结构,对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对内开展不合格调整。


精简公司人员结构,是华为今年的政治任务,说白了就是三大BG都有裁人任务。


尤其是运营商BG未完成2016年领导定的目标,成为精简的主要部门,预计华为会对运营商BG未完成目标的主管进行大洗牌,对效益差的部门进行大裁员,而且是持续裁员。


三大BG具体要裁多少人?樱桃没有打听到具体数,一般部门小领导都不清楚,至少得是地区部总裁,主要通过成本来管控人力,根据各个业务部的年度营收目标,利润目标,来核算成本,一般规模大盈利高的暂时裁的少,收入高利润低,以及收入利润都垫底的,肯定是主要裁的对象。


樱桃了解的裁员对象有几种:


第一类,从未外派过的员工,不分年龄。常年呆在国内的首先是研发人员,本来搞研发根本不需要去海外工作,但要减人怎么办,那就赶你去海外,如果你愿意去海外战斗还好,不然就是被清理的高危人群。华为说了要加强人员在部门间的流动,加强老员工能力的再学习、再提升,也要加强不合格老员工的淘汰或者退出。


第二类,35岁以上的大龄员工,贡献不大,只想留在国内享受家庭乐趣的人赶走,华为2000研发人员出征上战场,声势浩大,华为宣称激活人员,看能不能把你培养成将军,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又不是业务派遣需求,这是解决公司高级专家和干部的一剂猛药。


因为出去的都是40岁左右老员工,都得转岗,大部分做售前拉业务,能转到其他岗位改造成功的算你厉害,但部门业绩完不成,或者考评到C,就等着走人吧。这还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很多批要被赶到海外去,你不想去的话,那就找个理由辞退。


第三类,交付工程维护,即售后业务的员工,向来华为只要调整人员,交付的首当其冲,一方面是因为人多了,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不高,岗位的不可替代性也没那么强。


另外,45岁以上的,基本上除了领导和一些有特别贡献的专家外,混得一般的普通员工,人力资源绝对不会跟你续约,因为华为老员工薪资都较高,而产出不多时,公司就养不起。


关于华为45岁退休政策的,华为权威人士最近有解释:


1、早期的内退政策是针对有杰出贡献、身体有疾病、不能在公司继续奋斗员工的一个特殊福利,那时没有严格限制在45岁,退休审批流程是非常严格的,每个退休的人员都要老板亲自审核,就是防止那些混到45岁就想走人,却轻易长期享受公司这项福利。早期大家想内退得想想自己有没有在公司作出过大贡献,不然都不好意思自己提申请,提了申请都不一定审批通过。很多都是自己离职或者选择自己继续奋斗,内退政策早期一直不是普及性福利。


2、新政策中,大家最重要一点别把HR当作不存在,如果你或还有奋斗激情、或身体还能随时全球奋斗,HR会识别出来的,主动联系你希望你继续留在公司,绝不是大家所说不到45岁就赶你走,所有公司都希望有人才价值的人保留下来,华为也不例外,公司价值都是要靠人才去创造的。但如果你是混在公司或者已经想离开,从公司战略角度上看是欢迎你离开的,同时让你也享受内退公司福利,这是好事啊。公司目标非常明确,我们杜绝混日子,懒散的人留在我们奋斗团队里,通讯行业,只有前进,不然就是淘汰,北电、阿尔卡特、朗讯一大批前辈结局已经告诉我们了。


32000年前入职的员工,能干到45岁,绝大多数财富已经比较自由,同时以公司目前薪酬竞争力,如果你在公司能工作到45岁(20年),随着你的级别和收入增长,45岁的时候绝大多数员工都能达到财富比较自由。不要以自己现在收入水平来规划20年以后的事。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竞争能力是年轻一代人要重点考虑的事,在公司全球这么好的平台上,多“打怪升级”。


4、最近有可能极个别业务部门,由于业务发展不好或者不明,可能进行少数员工裁员,个别出现40岁左右的人淘汰,这只是个别现象。公司大的方向没有问题,发展也是很稳健,不要以少数人事件就无限放大。像CBG、企业网两大BG,还在快速发展,都在内部池子大量招人,大家可积极去应聘。


年轻人干劲大,老年人牢骚多。现在华为老员工都在担心要被裁了,最近四处吐槽:“我们对公司贡献多么大,最美的青春年华都给了华为,现在人老珠黄,身体累垮了就被公司抛弃,华为真没良心啊。”


一代新人换旧人,老员工都把华为当成负心汉,薄情寡义,喜新厌旧,只想把老婆抛弃,让年轻的小三上位。这也难怪他们,人到中年,危机感不是来自于高房贷和生活压力,就是害怕别人对你职业生涯成功与否说三道四,而且普通员工,要找份年薪上百万的工作确实难,工资低了,心里落差大,但关键是心态。两天前樱桃发的文章,就是一位百万年薪的华为员工,还发文抱怨还不起房贷,网友的口水堆积成了汪洋大海。


站在华为的角度,这也是迫不得已,何况走了还继续保留股份,每年定时分红,已经仁至义尽。而且你在别的公司就不用奋斗吗,钱给的没华为多,年龄大了身子骨的战斗力照样一泻千里。老驴拉不动了,不得让小驴拉吗,不然谁来卖货前进呢?没有小兵去前线打仗,公司就没有利润,到那时候,这帮老兵保留在华为的股票,连分红都没有了。


3、为什么裁员?


此次华为裁员瘦身,有三大原因:


第一,因为去年利润没有随规模相应增加,这跟全球大环境也有关,诺基亚、爱立信等同行都在萎缩,裁员。


过去20年来,华为业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从华为去年的财务数据上,已经感到丝丝凉意,内部员工直呼,华为的冬天真的来了!


华为2016年的年报,2016年华为总营收为5200亿元,同比增长32%,利润365亿左右。其中,消费者BG营收1780亿元,同比增长42%,华为手机2016年全球出货量达1.39亿部,全球排名第三,但盈利只有20亿美元,同比下滑10%,增产不增收。


2016年的利润率只有7%左右,营收比2015年增加了1300多亿人民币,利润却只增加了10亿人民币左右。从20132015年,华为的营业利润率在11%12%之间,2016年下滑明显。


根据华为权威人士解释,由于2016年华为两大利润中心(运营商BG,消费者BG)都没有完成目标利润,主要受汇率和2016年下半年原材料涨价,特别是消费者BGLCD、内存成本价格翻倍,原材料猛涨至少损失4亿美金利润。


从未来几年的情况来看,华为担心可能会碰到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局面,运营商业务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终端业务风险波动加大、盈利下滑的风险,碰到企业业务增长难以弥补其他业务放缓的风险。华为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开源有限,就必须节流。


第二个原因,跟华为自身结构臃肿,人员老化有关,华为内部员工都有这种感觉,公司组织太庞大,汇报多,流程长,效率低。裁员是希望向BAT学习,趁机换血,实现公司年轻化,增强战斗力。


现在除了年轻刚毕业入职华为的,迫于买房压力,会主动申请去海外赚辛苦钱外,其它的都想在集团机关养尊处优混日子。


华为蓝军也在内部发文说,公司人员的淘汰和流失不易,外面很难挖,在华为更不愿意挪窝,从而带来组织活力的丧失,尤其是部分老员工实现财务自由后,出现“三不现象”(不饥饿、不上进、不离开公司),公司养了一堆闲人。


华为员工自己打趣的说,这要感谢万恶的高房价,如果不是想着还房贷,谁愿意出去受罪。


华为过去的业务策略是蚂蚁雄兵,单兵打不过你,用人堆也堆死你。但是未来这样的策略要大打问号了。将来只要是耗人多、业务规模不大的业务都会碰到很大的问题。


华为现在贫富差距很大,老员工主要是股票多,分红比基本工资和奖金多几倍不等。跟BAT比,华为基本工资不算高,如今刚毕业的本科生月薪1万,研究生1.2万,工作七八年的员工也就一两万,差距主要在于分红,其次是奖金,但新员工三年以内一股都没有。这也就丧失了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所以华为未来会逐渐提高基本工资,降低内部贫富差距。


华为的人力导向是,3个人拿4个人的工资干5个人的活,裁了老员工,才能给剩下的人涨工资。华为员工是按级别来算薪酬,毕业生刚进华为是13级,每年按考评(分A\B+\B\C)计算年终奖,得C的很可能被淘汰。


从今年开始,13级的每个月增加3000元月度奖金(与考勤相关),14级每个月增加4000元月度奖金。年度奖金计算也更简单化:A 4个月工资,B+ 3个月工资,B 2个月工资。以此类推。


华为2016年度的分红是每股1.53元,相比去年的1.95元,还是降了不少。


第三个原因:人力成本过高,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降人力成本是增收的重要方式。


华为蓝军在内网发文称,过去的三年中,华为收入总共增长65%,复合增长率27%;同时,华为的薪酬包总共增长79%,复合增长率34%,人均薪酬增长58%,人均薪酬复合增长率高达26%。可以说过去的三年,是华为业务大发展的三年,更是华为员工薪酬大幅度增长的三年。2016年,预计华为人均薪酬增加进一步到11.3万美元,较上一年继续增长21.5%


在这三年内,中兴同期人均薪酬费用基本未增长,到了2016年,华为人均薪酬费用已经是2015年中兴的3.6倍,也就是说,同样做为一个都根植于在中国的公司,在华为养一个员工,可以在中兴养将近四个员工,中兴现在3万研发人员,其研发薪酬支出在华为只能雇佣不到9千人,几乎只相当于我们一个大产品线的研发人数。


华为的富贵化(高昂的人力成本)就好像一线房价节节高,华为所有产业都要经受其考验,规模小、耗人多的业务在华为生存越来越困难。电信软件、集成服务,甚至华为终端产业,都受到高昂、一致人力成本的严峻考验。


延伸阅读:前日热贴华为离职员工心声

深圳两房一车,面临失业,中年财务危机引发家庭悲剧,你准备好了吗?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