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负债百亿,双汇老对手雨润食品风雨飘摇
发布时间:2017-3-30 14:28:09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北京商报 第一财经 摘自:
  

背负近百亿港元的债务,让雨润食品喘不过气,公司尝试出售资产来改变现状,但效果甚微。在国内肉制品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雨润食品在风雨中苦苦支撑。


留给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雨润食品”)转型的时间不多了。雨润食品日前发布2016年财报显示,公司收入167.02亿港元,亏损23.42亿港元,总负债99.19亿港元。背负近百亿港元的债务,让雨润食品喘不过气,公司尝试出售资产来改变现状,但效果甚微。在国内肉制品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雨润食品在风雨中苦苦支撑。


 


六年营收腰斩


曾经的肉制品行业巨头,雨润食品正在遭遇最困难的时期。财报显示,2016年雨润食品收入167.02亿港元,较2015年下滑17.2%,亏损23.42亿港元,较上年亏损有所收窄。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193.1亿港元和99.19亿港元,总负债接近目前雨润每年的营收。


北京商报记者翻阅雨润食品历年财报发现,六年间雨润食品的营收几近腰斩。2011-2013年,雨润食品的营业额分别是323.15亿港元、267.82亿港元、214.4亿港元,营收逐年缩水,2016年的营收仅为2011年的一半。


营收腰斩,雨润食品的负债依旧保持高位。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1-2016年,雨润食品的总负债分别为:93.07亿港元、101.01亿港元、109.3亿港元、110亿港元、101.78亿港元、99.19亿港元。


长期高位负债,雨润食品的信用评级接连下调。去年315日,新世纪评级将南京雨润的主体信用等级由BB直接下调为CCC,并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将“15雨润CP001”的债项信用等级由B级下调为C级。随后,雨润食品出现了两次债券违约,第一次违约的债券是“15雨润CP001”,时间为去年3月;第二次是“13雨润MTN1”,时间为去年5月。


有分析师称,尽管在违约后短时间内南京雨润完成兑付,说明其仍有一定实力进行偿还,但债券违约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雨润食品资金问题隐现。“违约就像多米诺骨牌,如果前面的窟窿补不上,后面的债券都难保。此前,有不少企业连续违约,信用度下降,资金周转不开,也无法获得新的融资,直接被破产重整。”上述分析师表示。


 


多元布局失败


针对雨润食品业绩下滑及债务危机,北京商报记者致电雨润食品相关负责人,但该负责人表示暂不方便给予回复。纵观雨润食品多年来的发展路径,2011年雨润食品还曾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经营性现金流入情况也较为正常。不过,随之而来的激进快速发展和多元化布局压垮了雨润食品。


据悉,2011年雨润食品全年投资厂房、购买设备金额超过48亿港元,投资金额暴增造成了当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值为-11亿港元;同时,雨润集团在2011年形成了食品、地产、商业、物流、旅游、金融和建筑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但是多元化发展并不奏效,以房地产业务上市公司中央商场为例,该公司前几年的负债率高达90%,对现金流造成了巨大的考验,同时也拖累了雨润集团的食品主业。


官网资料显示,雨润食品纵向覆盖种植、饲料、育种、养殖、屠宰、精深加工、生鲜连锁、熟食专卖、冷链运输和电商;横向延伸至生物制药农产品物流、包装印刷、机械制造等,产业遍及猪、牛、羊、鸡、鸭、鹅、兔等,发展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经营企业。冷鲜及冷冻肉和深加工肉制品是雨润食品的两大核心业务,但这两大业务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2016年雨润食品的冷鲜及冷冻肉业务营收为147.4亿港元,较2015年减少18.7%,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抵销内部销售前)为21.05亿港元,比上年减少13.9%。此外,雨润食品2016年屠宰量约为663万头,比上年减少约29.7%


 


面对业绩下滑、持续亏损,雨润食品也在不断寻求出路,出售子公司成为重要方式。去年,雨润食品以6671万港元的代价出售一家分类为冷鲜肉及冷冻肉分部的全资附属公司的全部权益。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为6289万港元。另外,20166月,“管理层承诺一项出售一家属冷鲜肉及冷冻肉分部的全资附属公司的非流动资产予第三方的计划。该等资产预期于报告期末后12个月内出售。”


除出售子公司,获取政府补贴也是雨润食品的一大收入来源。据报道显示,2005年雨润食品上市至2015年,十年间的年报中,累积获得的政府补贴超过40亿港元,占到十年总利润的46.38%2014年,雨润食品净利润为5700万港元,政府补贴、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及冷库租金收入为8.82亿港元。2016年财报显示,雨润食品总共获得政府补贴3561万港元。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表示,依靠政府补贴的盈利模式是雨润食品当前最大的问题所在。雨润食品之前一直依靠政府补贴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的独立性、抗风险性差,不具备可持续性。在市场环境恶化、公司经营状况持续表现不佳的情况下,雨润集团亟须进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必须依靠主营业务实现自主盈利。


 


尴尬徘徊


在雨润食品发展的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事件则是董事长被执行监视居住。2015327日,雨润集团旗下公司中央商场发布公告称,检察机关于2015323日起,对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祝义才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雨润食品2016年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日,雨润食品并无收到该事件的任何更新情况或与祝义才有任何联系。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指出,目前雨润食品本身仍然存在竞争力,与双汇、金锣占据着中国肉制品行业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因为董事长被监视居住,公司内部出现问题。同时,雨润食品盲目多元化,很多的债务应付款造成了雨润食品的困境,加之近两年生猪价格不断上扬,造成了雨润食品的营销压力比较大,雨润食品没有能力进行内部消化。随着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营销能力的弱化,雨润食品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也在意料之中。


朱丹蓬坦言,由于董事长被执行居住监视,导致雨润食品的多个项目执行不下去,也会牵扯到欠款的问题。“雨润食品的渠道下沉不下去,董事长‘出事’,使得公司决策层出现问题,闹得人心惶惶,最终人员流失,因而在营销与渠道下沉方面,雨润食品仍处于悬而未决的尴尬境地。”从产品来看,朱丹蓬认为,雨润食品主要是以冷鲜肉为主,该种产品在城市里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一二线城市之外的市场却非常小,仍然竞争不过当地的“地头蛇”。相比而言,冷鲜肉行业另一龙头企业双汇主要经营的是常温产品,其适应面更广,即使在农村市场也很容易被接受。


对于未来,朱丹蓬坦言,雨润食品破产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由于雨润食品关系到不少人的就业问题,一旦破产容易造成恐慌;另一方面雨润食品作为国内肉制品行业领先企业,政府也不愿意看到该企业破产。“未来要看谁来接盘,但目前无人愿意接雨润食品这个烫手山芋。风雨中摇摆的雨润食品该何去何从,仍未可知。”


 


雨润食品被逼债 祝义材被查一年音讯全无


1年前的323日,检察机关对雨润食品(1068.HK)创始人、最大单一股东祝义材在国内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措施,一年过去了,雨润食品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多少改观,2016全年亏损23.4亿港元,但是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亏损金额还是少算了。


祝义材被查,犯了什么事,有没有罪,罪大罪小,外界很关注,至今仍是一个谜。雨润食品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对该事件的更新及未能与祝义材接触。


  


没有主心骨的雨润食品经营状况令外界十分揪心。


资金链频频告急,让雨润食品一再陷入到债务纠纷中。  


2016年,雨润食品的核心子公司南京雨润两次出现债务违约,一次是本金额人民币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另一次是本金额人民币10亿元的中期票据,均不能按期偿还,此后虽然想办法还上了,雨润食品的资金紧绷情况引发市场关注。  


还不上钱,并不是只有上面两个案例。 


截至20161231日,雨润食品总共有约10.9亿港元的银行借款发生延迟还款;与银行磋商后,部分银行答应展期,但是仍然压力山大。  


2016年底,雨润食品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为1.1亿港元,现金结余加上定期存款、质押存款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合计约3.5亿元,要还上已经逾期的10.9亿港元没戏;而旧账还没还清楚,有63亿港元的债务又将在12个月内到期,被债主上门催债的感觉估计度日如年。  


已经有债主不耐烦再等下去,选择诉讼渠道拿回钱款。2016年,银行、建筑公司、政府单位此起彼伏向雨润食品提起诉讼要求换钱。 


银行方面,若干银行提出诉讼,要求雨润食品实时偿还约3.1亿港元的银行贷款或同等价值资产,法院受理后,雨润食品相应的资产和银行存款被冻结。好消息是,提起诉讼的银行与雨润食品达成共识,有2.9亿港元的贷款延期至2017年或以后。  


建筑公司也在2016年提起了诉讼,要求还款2.2亿港元,雨润食品对这笔钱已经认账,有关金额已预提并记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它应付款项”。 


银行、建筑公司要钱,并不稀奇;政府单位也卷入债务纠纷,比较少见。据公开资料,一政府相关单位向雨润食品一附属公司及一关联公司提出诉讼,并要求实时偿还约港币约1.2亿港元,这笔钱雨润食品已经计入2016财年的“其它净收入╱(亏损)之诉讼亏损拨备”以及“应付贸易账款及其它应付款项”项下。  


2015年,融创掌门孙宏斌将收购雨润传得沸沸扬扬,最后无果而终。


大雨润除了上市公司雨润食品,还有地产、商业、物流等业务,以大雨润的实力,本不应该让从事肉品行业的雨润食品如此沉沦。吃肉是中国消费者的刚性需求,雨润在这个行业成名很早,雨润品牌仍然是全国品牌,渠道覆盖国内主要的消费市场,在祝义材被查后,即便无力进攻,与双汇等争夺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收缩自保,稳住存量市场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前些年雨润食品过度扩张,大量收购屠宰产能,壮大规模,如今都成了包袱,不但没有发挥出增收盈利的作用,反而成为不断减值亏损的源头之一。


2016年,截至12月底,雨润食品就物业、厂房及设备,预付租赁款项及商誉计提了约港币12.57亿元的减值亏损。  


12.57亿港元的减值亏损已经是巨额数字,但是会计师事务所认为这个数字太乐观了。  


会计师事务所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认为,雨润食品做出的减值评估并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在减值金额的计算中,雨润食品所使用的折现率引致可收回金额被过份地高估。 


雨润食品则坚称减值亏损的估算合理,参考了相关会计准则的建议,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再加上企业自身的特定风险而计算现金流预测使用的折现率,有关折现率亦经外聘专业评估师审阅,认为该公司使用之折现率恰当。  


2016年和2015年,雨润食品分别亏损23.4亿港元、29.8亿港元,两年亏损的金额已经基本上抵消了自2010年以来雨润食品多年积累所赚到的利润之和,雨润食品的亏损还看不到尽头。 


谁能救雨润食品?没有答案。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