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揭秘一套几千元寿衣背后的暴利利益链!
发布时间:2017-3-31 16:27:12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南都记者 李玲 摘自:
  

死人为大,寿衣暴利现象的出现,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重要联系。


一些从业者针对逝者家属的心理弱点,故意抬高价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一般是出了事情后现买寿衣,匆匆忙忙,当时也没有心思在乎价格,所以才吃了商家的亏。这不仅是市场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    


政府可以加强价格的调控,但要对其中一些有必要的类别进行有选择地调控。如果放任殡葬用品产业利用市场调节价格,也会导致价格越来越高。


———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助理王衍臻


    


清明将至,殡葬业再次引起关注。这一行业连续数年入选国内十大暴利行业。仅以丧葬用品中的寿衣为例,一套批发价几十元的寿衣,售价往往达上千元,价格翻了不只十倍。


 “天价寿衣缘何而起?背后存在怎样的利益链条?南都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相关专家表示,暴利是一种乘人之危的行为,一些从业者针对逝者家属的心理弱点,故意抬高价格,这既是市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不仅需要消费者树立正确生死观,也亟待出台殡葬业的专门法律,以规范殡葬行业的发展。    


成本低廉高价售卖    


寿衣,对已故的人来说是最后的礼服。   


为了让逝者体面离开,亲属在寿衣上往往尤为重视并舍得花钱,其价格通常也不菲。    


在各大医院、殡仪馆和公墓附近,寿衣店一般门面不大,但尤为引人注目。就是在这样通常只有数平米的寿衣店里,一件商品就有可能卖到上千甚至上万元。   


一名受访者告诉南都记者,她的母亲在北京某医院不幸去世,寿衣就在医院对面一家殡葬用品店里买的,当时去看了一下,一件寿衣至少2000元。”   


南都记者了解到,寿衣款式、花色和布料各具不同,既有传统的唐装,也有现代的中山装。一般来说,全套寿衣包括七件,分别是罩衣罩裤,棉衣棉裤,夹袄衬衣衬裤,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件夹衣的称为八件套,还有多了一件披风的九件套。除此之外,传统装全套寿衣还包括其他配件,比如被褥、帽鞋袜、手绢、盖脸布、戒指等。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些寿衣商家开起了网店。    


327日,南都记者在淘宝网上检索寿衣,找到801家相关店铺,其中约有三成为钻级店铺。网售寿衣款式更为多样,有的店铺还顺应潮流,设计最新款式的寿衣,比如将唐装和中山装结合,或者推出更具中国风的款式。    


这些寿衣通常也要上千元。比如,一款某牌子的寿衣,全套的棉质寿衣价格在2800元以上,丝制产品售价则要4800元。  


除了这些渠道,殡葬服务公司也提供寿衣的售卖。    


329日,南都记者咨询一家殡葬服务公司,公司礼仪经理告诉记者,寿衣价格为3888-5888元不等,包含全套七件寿衣和被褥等配件。如果是真丝面料,则增至6888元一套。货源分为国内、国外两种途径。当南都记者向其询问寿衣品牌时,他表示并无品牌,只称上文提到的最低3888元一套的寿衣进货自河北。他坦言,寿衣行业目前并不看重品牌,多以面料作为价格区分标准。    


有从业者告诉南都记者,现在寿衣基本没有品牌一说,除了瑞蚨祥名气较大外,其他商家生产的寿衣都不太注重品牌。因而,价格中也少有品牌附加值,商家宣传时更多强调面料,这也是寿衣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    


南都记者注意到,无论网上还是网下销售的寿衣,大部分都没有商标,也不挂吊牌,甚至连生产厂家都不注明。这也为店家胡乱喊价提供了方便,同一款寿衣在不同殡葬用品店里标价各异,有时差价也达到千元。   


事实上,即便寿衣有注明品牌,也可能是仿冒的。一位在河南开封开寿衣店5年的睢先生介绍,有的寿衣号称知名品牌,但其实是直接联系生产商标的人仿制的。当地较常仿用的是天津瑞蚨祥。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天津产的该牌子寿衣也是贴牌的假冒品,真正的瑞蚨祥寿衣只在北京4家门店销售,由自家工厂生产,几乎没有外包。    


睢先生介绍,买家大多不懂,有时也不会看牌子,因此难辨真假。    


睢先生也做寿衣批发,他说这一生意比其他殡葬品暴利,利润可高达百分之几百。他回忆,2012年第一次做批发,一天赚个万儿八千不是问题。一件寿衣的成本包括面料和人工费等,加起来百元左右,但以八百元的价格在小县城出售都不是难事。    


如果在大城市尤其是医院附近,寿衣价格的翻倍幅度更高。   


一位名叫婉儿的寿衣网店电商告诉南都记者,他们从天津进货,全套寿衣售价400元,但同样图案和花色的寿衣在医院门口往往要卖到一两千元,甚至更多。    


据婉儿观察,九成的顾客光临寿衣店,通常都是亲人仓促走了,家属赶紧买寿衣为其穿上,根本没有时间做选择,在价位上觉得差不多就买了。   


以次充好压低成本    


南都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解到,从寿衣批发市场进货,一件低档寿衣批发价通常不足百元,但也可能包装成真丝产品,卖到五六百元。    


在殡葬用品行业内,河南省汝阳县内埠镇和天津武清区都是有名的寿衣批发地。   


汝阳县政府网介绍,寿衣产业在整个内埠镇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年产值3.8亿元,带动1万余人就业,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其生产能力之大,人财物投入之多,产品辐射市场之广,堪称中国寿衣第一镇   


27岁的阿海(化名)来自汝阳县内埠镇,几年前他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殡葬用品厂,主要做寿被生意。一件寿被批发价为15.5元,尽管他称利润也不大,只赚几毛钱,但每年工厂的流水账可在百万元之间。与阿海一样,在内埠镇从事寿衣产业的人并不少,这里随便找一家都是年流水上百万,谁家一天不出货200300套。”    


睢先生告称,他开始从事寿衣生意是经由女朋友介绍的,她们家在内埠镇开了一个寿衣家庭小作坊。当地每个村都有几家做殡葬用品的,起码有四五十年了。


另一家寿衣生产商告诉南都记者,自家的寿衣厂有四五十个工人,年产8万套,其所能提供的款式众多。寿衣价格通常由生产工艺和面料决定。低档寿衣主要采用烫金布料,中档的是人丝面料,高档则采用锦坯面料。不同档次的寿衣价位不同,以七件套为例,低档批发价85元,中档150元,高档260元。他透露,其中85元的寿衣在店里能卖五六百元。    


在殡葬行业里,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的六道口村,也有着不小的名气。这里号称中国北方寿衣第一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做寿衣生意。


一名在六道口殡葬用品商城开店的商家告诉南都记者,他们从1992年开始批发寿衣,生产则是以家庭作坊为主。据他介绍,整个村子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他和当地多名商家表示,每天从六道口批发至全国的寿衣不计其数,售价和批发价同样翻了数倍甚至数十倍。   


南都记者采访发现,不仅是寿衣价格存在虚高,其质量也常存在问题。一些寿衣生产商向记者发来的产品包装图片显示,不少标明为真丝面料。但据睢先生透露,那些售价百元左右的最低档寿衣通常采用印花或烫金材料,即便高档的真丝面料,其中部分也会添加烫金材料。另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寿衣的原料实际上是黑心棉和纯化纤。    


中介提成催高价格  


仅仅靠销售提价,并不足以维持寿衣的高价。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医院太平间、殡仪馆、护工、急救车司机等与寿衣店铺勾结,共同打造了天价寿衣的利益链。    


对于殡葬行业而言,丧家的信源十分重要。为了得到死者信息,一些殡葬公司会派员到急诊室、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和太平间蹲点。有时殡葬公司甚至还会在医院里为尸源打架。


    


2016123日,大连一位患者还在医院急症室抢救,两家做殡葬礼仪服务的公司人员为抢生意在医院里大打出手。据办案民警介绍,其中一伙人认为是他们先来的,而另一伙人认定生意是他们的,两拨人因此发生打斗,最后7名涉事人员全被警方抓获。  


南都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医院直接将太平间外包给殡葬公司,有些象征性收取一些费用,有些则是无偿,以方便死者家属能及时获得相关服务。然后,由这些公司提供运尸工,一旦有病人死亡,医院就会通知太平间,由运尸工将尸体搬运至太平间,并与家属联系,做好登记。鉴于此,在争抢尸源方面,这些外包公司始终掌握着先机。    


除了直接寻找,殡葬公司还会安插大量内线,主要是护工、保安、清洁工,120随车人员,让他们留意死者信息,帮忙把殡葬公司的卡片塞给死者家属,然后给予一定的信息费。    


睢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寿衣行业比不其他,并不是天天都有生意。如果在医院有认识一些急救科室人员,就相对好一点,他们帮忙宣传,而我们会给一点回扣。”    


一名在厦门某医院急诊室工作的护士告诉南都记者,该医院的太平间对外出租给一个私人企业,其工作人员逢年过节会到急诊室送东西,比如水果、饼干和饮料等,要求多多照顾,并表示有外快可赚。这名护士透露,当有病人去世之后,如果家属愿意接受相关殡葬服务,护士会打电话通知太平间工作人员。遇到淡季时,工作人员还会来急诊室打听,这个月送来的病人怎么这么少?不过,也曾有家属投诉,这些殡葬服务收费不菲。    


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正规的丧家信源包括进入医院太平间的殡葬服务公司、殡葬代理专员等,灰色的信源则包括医院护工、120随车人员等。这些掌握逝者家属资源的中间人,在寿衣交易过程中获得了一定比例的提成,通常达到30%50%   


提成最终落在产品或服务的标价上,寿衣只是丧葬服务的一项。   


行贿官员垄断殡仪馆    


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中,殡葬业连续多年榜上有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殡葬产业的发展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    


2010年,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并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 .2 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不仅老龄人口居高不下,还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预测显示,205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4亿。    


另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殡葬服务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死亡人口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按照最低标准丧葬费用计算,假如平均每人2000元丧葬费,每年丧葬消费额近200亿元。如果再算上骨灰存放、购买墓地以及其他殡仪服务等费用,殡葬行业的销售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对殡葬消费水平的提高,预计国内殡葬市场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如此庞大的殡葬产业,关系到每家每户,为何一件寿衣会存在这般暴利?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助理王衍臻告诉南都记者,寿衣暴利现象的出现,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重要联系。在他看来,殡葬业和一般的行业不一样,它与人的精神、信仰联系在一起,文化色彩更浓重。   


中国人比较忌讳生前谈论死亡,子女也不愿意在老人死后还对殡葬用品讨价还价。王衍臻表示,一些从业者针对逝者家属的心理弱点,故意抬高价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一般是出了事情后现买寿衣,匆匆忙忙,当时也没有心思在乎价格,所以才吃了商家的亏。这不仅是市场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    


王衍臻建议,首先,社会需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观念,避免消费者心理被不法商家利用。但与此同时,也有消费者表示,其实寿衣存在暴利是众所周知,明摆着的事,可家里人去世哪还有闲心纠结价格。    


此外,根据南都记者了解,殡葬行业存在的垄断现象是催生暴利的重要原因。去年8月,武汉市检察院侦办一起殡葬系统腐败窝案,揭开了殡葬行业垄断的黑幕一角。


据当地检察机关披露,有私人老板获得汉口殡仪馆骨灰坛盒销售经营权的垄断,成为汉口殡仪馆唯一的骨灰坛盒供应商长达11年。以此带来的是,进价不到1000元的骨灰坛盒身价翻了3倍卖到3000元,4000元的阿富汗玉骨灰坛盒被加价近4倍卖到近2万。而商户将垄断经营获得的暴利行贿给民政局领导、殡仪馆馆长以及其他官员,甚至按月发工资,其中有馆长每月工资”5万。


不只骨灰盒,殡葬行业的多个环节都普遍出现过垄断情况。相比之下,寿衣只是其中不算突出的一环。


行业混乱缺少规范


针对寿衣价格混乱无序的现象,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未有相关法律进行监管,也没有针对逝者服装的行业标准,而且由于寿衣属于一次性用品,有关部门在质量监管上也存在难点。


尽管民政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和殡葬行业标准,但截至目前,仍无一部殡葬业的专门法律出台。


在公众最为关注的殡葬行业暴利问题上,2015年,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到,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殡仪馆销售的骨灰盒、寿衣、花圈等殡葬用品价格,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规范。


也就是说,相较于基本殡葬服务,殡葬用品仍将不采取政府定价的方式。而对经营殡葬用品的个体商户,《意见》并未有明确规定。


由于殡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关于殡葬用品与服务的案件,在公开文件中也很难找到。南都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殡葬用品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未找到因殡葬产品质量、价格等出现问题而被处罚的案件,证明这一问题在实践中仍属监管难点。


不过,针对殡葬服务,一些省市也曾通过行政处罚的方式在进行监管。


比如,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上,南都记者查询到一份今年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对北京京广盛诚殡仪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违规多征殡葬服务费的情况,没收单位2500元的违法所得,并处以16350元的罚款。


王衍臻建议,政府可以加强价格的调控,但要对其中一些有必要的类别进行有选择地调控。他认为,如果放任殡葬用品产业利用市场调节价格,也会导致价格越来越高。


王衍臻告诉南都记者,殡葬业目前最亟需完善法律问题。只有法律完善了,殡葬业发展才能有法可依。他表示,民间迫切希望十三五期间能够推动殡葬法的立法。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