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昔日空调行业的霸主,董明珠的偶像,如今鲜有人知
发布时间:2017-3-8 16:22:23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野马财经 摘自:
  

从昔日空调行业的霸主,到新能源、房地产、酒店等七大领域的布局,陶建幸的多元化扩张之路,冷暖自知。


作为格力电器(000651.SZ)的核心人物,董明珠在两会期间成为了媒体的焦点,相比之下,同样参加两会,曾经被格力视为“偶像”,早在1997年就开始多元化之路,进军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春兰集团掌门人陶建幸,却鲜有人关注。


不过,陶建幸和他的春兰集团,却是中国企业发展浪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案例,从市场占有率高达30%的空调霸主,到年营业收入仅剩亿元左右,盛极而衰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


昔日春兰:空调霸主、格力偶像


时间回到二十二年前。


那时的中国,美的还未“一晚低至一度电”,格力也没有“掌握核心科技”。


那时候,率先称霸中国空调市场的,叫做春兰。


1985年的春兰,叫做“泰州冷气厂”,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小企业;1989年,曾是一名普通技术员的陶建幸临危受命担任厂长,次年即扭亏为盈;1989年,江苏春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成立,陶建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两年后,春兰集团开始建设当时国内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


应该说,陶建幸的嗅觉是敏锐的,当时的中国,一方面,空调市场需求开始出现并迅速成长;另一方面,外资空调企业尚未进入我国,本土企业同样屈指可数。


而抓住了机遇的春兰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1994年,春兰空调业务实现销售额53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6亿元人民币,并且1994425日,由春兰制冷设备、春兰特种空调、春兰销售三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春兰股份成功登陆二级市场,股票代码:600854.SZ。相比之下,同年,格力空调的销售额仅为6亿元。


IPO之后,春兰空调继续高歌猛进,1995年,被国家统计局授予“中国空调之王”称号,2003年,春兰空调产销量突破3000万台;2004年,春兰空调市场保有率继续第一;而陶建幸本人,也在2002年当选“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彼时的春兰股份,一度成为领涨股市的“三驾马车”之一,据《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报道,格力电器创始人朱江洪曾公开表示:“当时春兰空调在国内市场如日中天,所以作为春兰的粉丝,格力一直在模仿春兰。”


的确,格力的成长与春兰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对技术的“偏执”,“科技兴企,走向世界”是春兰的愿景,而“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也早已深入人心。


而除了技术外,当时的春兰与今天的格力一样,还对“多元化”充满了兴趣。


转型扩张:初战告捷 难敌造化弄人


春兰的多元化之路始于1994年。


1994年,春兰股份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资本运作能力获得极大提升,同年,春兰股份便与春兰集团一起杀进了摩托车领域,推出了“春兰虎”、“春兰豹”两个系列产品,并且在1997年上半年就实现了6万台的销量,销售收入近10个亿的靓丽成绩。


初尝甜头的陶建幸随即加速了攻城略地的步伐,至2005年,春兰股份已先后介入摩托车、洗衣机、冰箱、汽车底盘等项目,然而,迅速的多元化扩张却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


1996年携百亿巨资欲上家庭轿车项目却拿不到“准生证”;1997年启动0.8微米集成电路项目时因不能收购电子部“908工程”而受挫;2000年因看到技术的瞬息变幻而主动放弃投资6亿美元的液晶显示器项目……


2007年年报显示,春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20亿元人民币,净亏损1.98亿元人民币,其中,空调业务营收同比下降31.52%,旗下生产销售冰箱等产品的江苏春兰洗涤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摩托车发动机等产品的江苏春兰动力制造有限公司等四家控股子公司公司,净利润均为负。


扩张不顺,空调业务状况也开始掉头向下,2005年至2007年,春兰股份连续三年亏损,于20085月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


值得思考的是,2002年,陶建幸还曾试图对春兰进行改制,进行MBO股改和全员持股,但却因种种原因胎死腹中,一位原春兰集团人士向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表示,企业机制决定企业的生死,股改的失败多少影响了春兰的士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美的集团,成功MBO之后发展再次提速。


虽然后来,ST春兰通过置入房地产项目等方式保住盈利,但时至今日,2016年中报显示,春兰股份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0.53亿元人民币,且空调业务营业收入只有0.63亿元人民币(其它收入来自房地产、压缩机等业务);相比之下,格力电器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1.82亿元人民币,其中空调业务营业收入419.8亿元人民币。


二十年变幻,两相对比,令人感慨。


七大产业:多元化的得与失


春兰股份在空调领域日渐式微,多元化扩张也颇有坎坷,不过,春兰集团官网显示,集团目前七大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形成:空调、新能源、金融与投资、机械制造、房地产、酒店、商贸。


除了空调领域的春兰股份外,新能源产业同样是春兰集团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主导产品包括:动力镍氢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以及动力电源管理系统总成等,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孔令国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春兰1997年就开始做动力电池,2012年镍氢电池在国内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中即占70%,已用于数千辆混合动力汽车。


在机械制造领域,春兰集团旗下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机械、压铸、模具、轨道交通等领域。


此外,春兰集团在酒店、房地产及商贸的投资颇有成效,旗下拥有泰州宾馆、春兰迎宾馆、春兰商务中心、星威园等诸多产业。


一代春兰...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