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小米的五年之痛、七年之痒
发布时间:2017-4-10 11:29:55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砍柴网 / 邻章 摘自:
  

若将小米的发展,看作是其与消费者的一段婚恋关系,那么“五年之痛,七年之痒”则是小米这两年正在经历的。


2015年,小米进入第五年,今年小米进入第七个年头。若回溯小米过去的发展历程,则可以说小米是挺过了“五年之痛”,正进入“七年之痒”这一关键考验期。而在婚恋关系中,“七年之痒”将是最后一个大考,挺过了则是十年之约,携手前行;挺不过,则有可能是分道扬镳。


面对大考之年,雷军在小米七周年庆典之后的第一次手机业务动员会,说到:


手机是小米的根基,我们一定要聚焦把手机做好!今年三大核心工作: 创新、质量和交付!创新,坚持核心技术突破,继续探索黑科技;质量,一定要在质量上超过友商;交付,一定要系统解决经常性缺货问题!只有做到这三条,小米才能在激烈的手机市场生存下来,成长壮大!


小米的五年之痛、七年之痒


若是时间能够回溯,可能2015年,雷军不会说出“2015年,小米要朝着8000万至一亿部的销量目标奋斗”这一句让其业界紧盯其销量,至今仍令其后悔不已的话。但如是站在2014年来看,雷军说出这句话,倒也似乎是情理之中。从多个方面来看,当时的小米的确是中国智能手机的代表。


2010年一碗小米粥“闹革命”开始,小米成长历程可谓是令人惊叹,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来了一次地覆天翻。


在销量上,自2011年首次开卖智能手机以来,到2014年,小米都可以说爆款的代名词。回溯小米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到:201112月,小米手机第一轮开放购买,三个月后售出第100万台;201267日销量突破300万台,2012年小米手机全年实现出货719万台,销售额为126.5亿元;2013年小米手机出货1870万台,同比增长260%,销售额316亿元,同比增长150%201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6112万台,同比增长227%;销售额743亿,同比增长135%


伴随销量爆发而来的则是资本对其的青睐有加以及人才的纷纷归附。诸如在估值上,小米估值可谓是一年一次大跨越。从2010年的2.5亿美元接连跳升至2011年的10亿美元、2012年的40亿美元、2013年的100亿美元、2014年的450亿美元。在短短几年之内,从估值上来说,小米的已是仅次于BAT的存在。


在销量与估值的大跃进之下,伴随而来的则是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们对小米模式的疯狂模仿。互联网思维似乎成为了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跻身巨头小米的万能良药。互联网思维、模式、参与感、铁人三项等等被它们奉为圭臬,互联网思维似乎可以包治百病。一时间传统厂商们纷纷推出互联网手机品牌,各路资本也进入这一市场,以互联网手机的名义企图再造一个小米。俨然,彼时的小米已经是国产所膜拜的对象,是标杆所在,在国内市场,可以说其地位与苹果无异。


雷军与他的小米,也走上了“人生巅峰”,一时风光无限。见诸媒体报端的是“小米将是苹果、三星最为可怕的对手,是中国的苹果”等等。而在2014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雷军更是立下了一个小目标:“可能过510年小米就可以做成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


但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在小米高速发展四年之后,迎接他的不是下一个高峰,而是一段低谷。可以说2015年、2016年乃至今年,都将是小米的磨砺期。小米需要感受的是从巅峰坠落的苦楚。


从销量数据来看,2015年虽然在国内市场销量依旧是第一,但却没能完成小米在年初立下的至少8000万的销量目标。而2016年,小米智能手机的销量则更可以说是急转直下。据IDC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小米全年出货量同比下跌达36%,市场份额也从2015年的15.1%下跌到如今的8.9%


刚挺过“五年之痛”的小米,能否安然挺过“七年之痒”?        


回望小米这七年的巅峰低谷,倒也是能够看到这业界的人情冷暖,世间百态。在小米巅峰之时,媒体业界喊出的是“小米将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最大威胁”,看到时的是厂商们的纷纷效仿;而在低谷之时,见诸报端的则是怀疑声讨四起,以往模仿小米的互联网厂商们,却开始改换门庭,喊出了互联网手机已死。


而从这个层面来说,小米其实也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们的一面照妖镜。看出的是中国诸多智能手机厂商的盲目跟随而无自身发展坚定发展战略的尴尬现实。


小米还有机会么?


当下更为值得讨论的是:挺过“五年之痛”的小米又能否挺过“七年之痒”,与用户来一场十年之约,进入下一个发展新纪元?


从诸多层面来看,小米依旧是有机会的。


在此前文章中,我曾谈到,小米经历“五年之痛”的核心原因在于:


一是过往对新技术趋势把控不足、缺乏核心科技,供应链掌控不足,产能受限;


二是在消费升级的档口下,小米性价比模式理性有余却感性不足,忽视人性世俗力量;


三是线下渠道建设上存不足。


而在经过近三年的潜心发展,修炼内功之后,小米的这些短板已经开始逐渐补足。


诸如在专利上,自2015年以来,小米的专利申请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数据显示,2015年,小米发明专利申请就达到3738项,专利受理量达到3138件,2016年,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透漏,小米2016年专利申请总数目标突破10000件不成问题。专利受理量达到3280件。


而在自身积极申请专利的同时,小米也在积极的向科技巨头们购买专利和交叉授权,成为了美国市场的专利大买家之一。诸如在2016年,微软就出售了1500项专利给小米。可以预见,随着专利授权的逐渐落实,在未来几年,小米的专利库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而这对于扩展海外市场,应对专利掣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专利提升的同时,小米的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也得道了进一步的提升。小米MIX与松果处理器的推出,也让小米向外界证明了其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小米MIX上,我曾谈到:小米MIX集全陶瓷结构机身和全面屏幕于一身,其高达91.3%的超高屏占比在亮屏状态下毫不夸张的说是真的极富视觉冲击力和未来科技感,其带来的震撼可以说在国内尚属首次。也从显示来看,小米MIX的全面屏幕,也正在成为市场的潮流。


而在今年推出的松果处理器——澎湃S1,则让小米有了造芯的能力。虽然这条还有待完善,但是小米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在未来几年,小米或将在处理器上不受制于人。可以说小米的探索黑科技,已经是初见成效。也使小米进入中高端市场又了底气所在。


第三则是新兴市场耕耘开始迎来收获期。在国际市场的开拓方面,小米相对而言算得上是一位先行者。其实早在2014年,小米就开始着手开拓东南亚和印度等新兴市场。而当前在印度市场,历经多年耕耘之后,小米也似乎开始迎来收获期。雷军此前在微博表示:红米Note4X 在印度创造了新纪录,在电商平台上,45天突破了100万台销量,成为了印度最热销的手机。而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调查报告显示:小米在2016年第四季度跻身印度三大手机制造商之列,当前,小米手机正成为印度市场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有26%的印度消费者表示小米手机将是其今年的换机首选。”


第四则是国内市场的渠道建设已初获得成效。2016年,小米就已经在线下渠道建设上开始补课。通过小米之家自营渠道、苏宁国美等公开渠道以及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三线并行策略,在扩充渠道建设上小米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数据显示:当前小米之家、小米专卖店累计数量已经达到了70家。城市覆盖能力得道了进一步的提升。而从整体趋势来说,未来智能手机的渠道分布更可能将会是线上线下均衡式发展。而在线上渠道,小米则是占据优势。


第五则是生态链企业布局在物联网大势下占据先机。小米不仅仅是小米手机,其更是一个庞大的软硬件生态合集。在此前,小米通过投资扶持,构建起了小米生态联盟。而小米生态联盟所出产的产品,则是几乎覆盖了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前,据创业家传媒统计,小米生态联盟总量品类已经达到了201款之多,并且其中诸多产品已经做到了市场数一数二的位置。诸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小米手环、小米充电器等等。而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发展大势下,小米的生态布局显然是走在了各大厂商的前面,在这场竞争中开始占据先机。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