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东北经济史与第五次崛起的机遇
发布时间:2017-4-12 14:32:38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凤凰财知道 摘自:
  

2017329日,辽宁省政协组织经济界委员80余位参观产业金融博物馆并举办主题为东北经济的历史与未来会议,中国金融博物馆(集团)理事长王巍先生发表题为东北经济史与第五次崛起的机遇演讲。


 


非常感谢给我这样的机会,也特别感谢夏德仁主席和潘利国主任的第三次莅临,特别欢迎各位省政协委员,你们是辽宁省经济的中坚,所以特别期待你们能参观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现在还不到一年,我们获得了沈阳市和平区的支持,在两个月时间内把这个博物馆建成,还很粗糙,很多内容还有待于各位一起来共建。


 


很多人不了解东北的历史,现在各界对东北也缺乏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应夏德仁主席的邀请,我想交流一下我在做这个博物馆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看法。从博物馆馆长的身份来说,我谈一下东北的历史,从中国并购公会创始会长角度来讲,我想谈一下东北的未来,如何提振东北的信心。


 


我今天谈的是第五次崛起的机遇。很多人不知道,东北曾经有四次经济崛起,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亚洲历史上都曾经是领先。


 


 


我们看一下早期东北的土著时代。国家的概念、国境的概念是最近两百年的事情,两百年之前没有什么国家概念,我称为东北的土著时代,是从红山文化、与隋朝同期的高句丽到与唐朝同期的渤海国,当然还有很多故事,比如商朝去控制朝鲜,很多是传说,这个时期的东北是一个不同于汉文化的各种少数民族建立的聚集区。它不是我们汉族主导的,这个是第一个阶段。


 


接着,大家都知道澶渊之盟,这是宋朝第一次对东北有介入,那时候东北地区是辽国,辽国是契丹建立起来的民族。辽宋之间打仗形成了澶渊之盟,这个结盟以后,汉族不断给少数民族进贡,维持了差不多一百年的和平。这是一个分界,在这个辽宋时期才形成了大家知道的东北的概念。辽宋之后,统治东北的是金朝,金朝是女真人,然后是蒙古人的元。明朝曾经占领过一段,但严格说没有实质性统治,它只是进行军垦和通商活动,努尔哈赤的后金又起来把汉人打跑了,变成了清朝人的满洲。


 


整个早期历史来看,应该说两百年前的东北和汉人文化相距很远。即便在辛亥革命的时候,汉人的主流也认为东北是边疆,就叫东北边疆,和新疆是外边人,荒蛮之地。孙中山革命时也多次用东北与日本支持者做交易。


 


清朝对东北有一个全面的封禁,康熙认为汉人过去会破坏他的满人的风水,所以要封禁东北,修筑了一个柳条边。这个柳条边是一个人字形,他先修这条主道,然后又修这条侧道,那时候沈阳还不是中心,辽阳是中心。后来沈阳叫奉天,为什么叫奉天?因为顺治到北京当中国皇帝,后院怕起火,所以留都盛京叫奉天,也有永远供奉北京,让你安心的意思。禁地封了两百多年之后,形成的区域文化不一样了。柳条边北边是蒙族一带,它是一个游牧民族的社会。南边是吉林黑龙江一带,是渔猎游牧民族。那么只有柳条边中间腹地是满文化主流,吸收了汉族的农耕文化,所以这一块就变成了比较发达的奉天(辽宁)。后来柳条边不存在了,200年前基本给拆掉了,为什么拆掉呢?闯关东和开放,进入了东北的现代化时代。


 


 


 


东北如何开始进入现代化呢?就由三个条约开始,一个叫中俄尼布楚条约,康熙时代定的。现在我们教科书认为它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实际上在当时来看,它是一个比较平等的条约,按俄罗斯讲的话,它是对俄罗斯不平等的。当时俄罗斯是一个后起的国家,它向东边扩张的时候往西伯利亚走,接着就走到东北了,进来以后不断骚扰。它为了游猎,主要是皮草,后来一直打到阿拉斯加,后来阿拉斯加是俄国人占领之后卖给美国的。所以俄罗斯当年一批猎人横冲直撞,主要是为了兽皮,包括马哈鱼这些东西。


 


面对俄罗斯人对中国满族人不断侵占和骚扰,康熙那时候国力比较强大,于是打了几次小仗,这边军队比较正规,那边还是游击队,结果清朝打胜仗以后在尼布楚签订了一个画地为牢的条约,就是大体划分了中俄界限,这次界限确定了哪些属于清朝的,所以那个条约是第一个涉及东北的国际条约,很重要。


 


1841年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俄国人发现中国很弱,于是它再一次侵略,趁你失败的时候也拿个好处,清朝已经被外国人打怕了,俄国人一威胁我们就认了,在瑷珲县签了一个条约叫中俄瑷珲条约(1858),瑷珲条约割让了黑龙江之北的大块。然后两年之后,在北京又签了第三个条约叫北京条约,又割让了乌苏里以东的大块土地。过去我们的大东北真是很大的,但是两个条约导致清朝缺了一大块地。那是毕竟是战争说话,靠军事说话,当然从民族角度,我们认为非常不平等,但是那个时期没有办法,所以中俄尼布楚是第一个划清,谈不上平等不平等,但是后两个的确是俄罗斯人掠夺了我们,限定了东北的北部。


 


 然后影响东北的有两大战争,一个是中日甲午战争。真正影响中国现代化的不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1840年,没有什么信息传播,过了几十年全国老百姓才知道所谓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那个词汇也是北伐时候为讨伐列强才大规模传播的现代词汇。真正引起中国国耻的是中日甲午战争,因为当时中国认为中国很强大,小日本是倭寇、很小,跟倭人打仗,中国一定胜,而且当时中国正好经过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主导,当时中国国力最强,当时是全世界第四大国。日本人来挑衅,那么我们认为大清必胜、日本必败,全世界都是这么认为。所以当年很多人支持中国打,很多日本人也认为大清必胜,大和可能要失败,但是即便要失败也要打一场,激发民气。


 


结果没想到,我们崩溃得一塌糊涂,这是中国民族的耻辱,整个国家震惊,到现在中日之间的仇恨都是从中日甲午战争开始的。中日甲午战争最核心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整个东三省全部丢给日本,我们彻底割让。俄罗斯担心他们没有亚洲出海口了,这个时候它拉两个哥们德国和法国,三家一块逼迫日本人说你必须退回东三省,你不退那我们就跟你开战。这样日本刚打完仗拿到了台湾、澎湖、东三省,正在庆祝,没想到三个强敌要求它撤回去。日本人不起第二场战争,于是只好一个月后把东三省退回来了。在国际法上东三省已经属于日本人了,然后在俄国干预下,东三省又还回来了。


 


还回来以后,中国很感激俄国,于是李鸿章立刻和俄罗斯人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1896)。因为俄罗斯人1891年开始修西伯利亚大铁路,它缺出海口,西边出海口是波罗的海,它得和瑞典打架,那东边没有出海口,它就准备修到到中国的海参崴。中间绕着国境走成本太高,修路很困难,俄罗斯提出穿过东三省修一条道,就是中国东方铁路,中东铁路。当时李鸿章就同意了。因此中俄密约三件事,中俄结盟、允许俄罗斯人修铁路穿过东北、建立一个俄华道胜银行由俄国人来主导铁路融资,这三个条约今天来看全部不平等,这就是中俄密约。


 


东北重回中国的结果,日本人很窝火,日本找了各种茬主动打击俄罗斯,于是出现了1903—1905两年的日俄战争。日俄战争主要在东北打,现在教科书说是在中国打,那时候汉人还不承认东北是中国,所以只能叫在东北土地上打。清朝政府是暗中支持日本人的,为什么?它发现被俄罗斯人占大便宜了。而且国内要攻击李鸿章,因为李鸿章和他儿子贪污,当时他儿子拿了500万两白银,这时候正好李鸿章也去世了。同时中国一批留学生,大约十万留学生去日本学习,当时整个国家应该说,年轻一代是支持日本的,尽管是失败了,但是还学日本。最后日本把俄罗斯打败了,是第一次亚洲人打败欧洲人,中国人也跟着庆祝。


 


打败之后,美国总统老罗斯福调停,在美国的普利茅斯签了约,同时他们日俄之间立刻形成密约,什么内容呢?就是我们俩联手,咱们一起来分割亚洲,朝鲜归日本、蒙古归俄罗斯,然后把东三省划分南满北满,南满归日本,长春以上归俄罗斯,所以日俄在东北实现了势力瓜分。


 


这时候谈一下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志士不认为东三省是中国的,而且口号是驱逐鞑虏,你们回到满洲去吧,就是汉族主流不认为东北是他们的。现在大家都说东北是我们的,在那个时候辛亥革命志士可不那么想,包括孙中山,大家说他卖国,是卖东北,几次签约他都把东北卖给日本人了,他认为是你们的,无所谓。所以这是东北一个大的历史。


 


这里,东北最终从法统上属于中国,我觉得要感谢一个人,张学良。因为张学良在易帜的时候归顺了蒋介石,如果那个时候不归顺蒋介石,归顺日本东北就归日本了,如果归苏联也就归苏联了,如果搞独立也有可能性。这是张学良一个很大的贡献。


 


四次领先全国的动力


 


 


 


第一次领先 


 


其中主要的人物叫赵尔巽。他曾经做过财政部长,是我们铁岭人,一家四位,出了两位总督,他弟弟叫赵尔丰,大家知道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当中赵尔丰镇压四川民众,最后开了杀戒,最后辛亥革命成功之后赵尔丰被杀头。赵尔巽在东北做总督,他在处理东三省的时候作为满清最后一任总督。当时正好是俄国、日本在争夺东北铁路的时候,俄罗斯在修大铁路穿越,丁字大铁路,横着是俄罗斯人管理的,竖着一块从长春到大连都是属于日本管理的。赵尔巽提出要抢建中国的铁路,京奉铁路为主。


 


日本人控制的是大连港,中国控制的是锦州和营口两个港。营口港是民间的,锦州港是官方的,赵尔巽全力推动大豆生产,东北大豆曾经占全世界60%的销量,而且那个时候欧洲主要的工业、战争、家庭都需要油,所以当时东北大豆、皮草都很厉害,这个时候东三省整个经济是领先全中国的。


 


你们到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个古瓷卷烟厂,这是英国人1911年在中国做的。我们看到那个时期,沈阳档案馆馆长荆绍福馆长今天来了,他的资料更多。赵尔巽这个人了不得,我们将来专门在这专门建一个展馆,他最后是以文化人身份去世的,他写了清史稿,这是了不得的东北人。


 


我们看铁路。因为当年俄罗斯要拿出海口,所以这条大铁路叫西伯利亚大铁路。日俄战争都和这相关,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中东铁路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特别是东北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起点。


 


 


 


我们当年做鸦片战争的展览,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事我们都知道,另一方面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段话,鸦片战争打破了封建专制对现代文明的封锁。实际鸦片战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开放的起点。修这条铁路,一方面是对东北的掠夺,但另一方面没有这条铁路就没有齐齐哈尔、没有大连、没有哈尔滨,大连100年前是一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哈尔滨、大连、长春都是由于铁路才出现的,东北现在80%的城市都是和铁路相关,没有铁路什么都没有。那时候张学良他一个人买了三百架飞机放在沈阳,20年代的时候有三百架飞机,大家都知道沈阳机场、包括东工大学,当年都是在全国几乎方方面面领先。


 


东北第二次领先是张作霖、王永江时代。


 


当年王永江是袁世凯发现的,袁世凯见到王永江就喜欢他,把他留到皇朝准备用他,清朝完蛋了,最后张作霖用了。用了以后他就开始推动实现了奉天的高速成长。这个高速成长是什么情况呢?那时候主要是战争、金融和铁路这三条线,他抓修铁路,修了七八条地方铁路。另外王永江是最早的金融家,他鼓励私人银行成立,统一货币,发奉票,当时奉票在韩国、日本都流行,整个东三省和俄罗斯都用奉票,所以当年奉票很厉害。后来宋子文帮蒋介石也是学王永江,王永江在辽宁帮着张学良打两次战争,全是靠债券、发票子,同时做铁路的建设。那这一段发展得非常非常快,这是张作霖时代。


 


东北的第三次崛起,是伪满洲国时代。


 


十四年的伪满洲国时期,东北经济大发展。日本人在鞍山发现了铁矿,然后在抚顺的建立现代煤矿,然后形成了铁矿、煤矿互动,变成矿山钢铁行业。然后整个交通,今天所有的京大线什么都是当年日本人做的,所以整个所有产业,从电器到机械、到医药、到农业、军垦。除了野蛮侵略中国的日本关东军外,当时还有大约30万日本人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到东三省来开垦农业,包括我们的东北大米都是日本人培育的,,很多大豆被改良的是日本的技术。当然,它最主要是用于战争,它用于侵华战争,后来从七七事变之后变成全国性侵华战争。这个时候战争经济主导了东北,因此整个这个时期满洲国经济非常之发达,发达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在194319441945这三年统计,满洲国经济亚洲第一、日本第二,超越日本本土。


 


中国什么情况呢?1945年统计,中国85%GDP经济总量在东三省,还有10%在台湾,其他是5% 


 一开始我看这些资料都很震惊,怎么可能东北曾经这么辉煌过。当时日本的航空在中国是每天一班,从东京、大阪、汉城到丹东、沈阳、哈尔滨,每天飞机定期的航班,发达到那种程度。


 


第四次领先,共和国三十年。


 


这个时期,在场各位都非常熟悉,是辽老大的时代,辽宁几乎在工业的所有领域都遥遥领先全国。共和国安排我们东北是资源大省、重工业大省,而且我们是战备大省。战争很厉害,我们一直是准备打仗,无论是帮助朝鲜打美国,还是跟苏联打仗,还是为全国资源建设,都是我们在做,东三省是一个战备经济,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都准备打仗,没搞轻工业,也没太管老百姓消费生活,而今天市场经济正好都不在我们东北,南方都是搞消费经济,结果人家出来了。这是四次领先,我只说一下大体概念。


 


东北为什么领先呢?它动力在什么地方?


 


第一:开放。


 


东北是第一个开放的,是真正上午产业开放。当时南方的十几个城市开放是通商开放,而我们东北是真正有系统的产业开放,从修铁路开始。而且全面开埠,东北的三十多个城市全部开放,在1860年三十多个城市全部开放,就是咱们现在贸易自由区。当年从赵尔巽开始到王永江开始免税、无税随时进货,当时东北环境为什么特别好?因为我们几乎没有税,百万以下商品没税,百万以上才有税,当时整个中国一百个城市开放,三分之一在东三省,所以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是在东北。


 


闯关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壮举。1850年,东北人多少呢?300万。1950年,东北人4000万。就是从100年内,3700万人到东北落户,闯关东、水路、陆路,3700万人是一次人类伟大的迁徙。可以比较美国。美国怎么迁徙呢?也是100年,1820—1920年一百年,迁徙3200万人,比我们少了500万。就是人类真正现代大迁徙,第一是闯关东,然后才是美国的,然后才是闯南洋,闯南洋多少人呢?广东1000万人,就是今天所有东南亚的华侨1000万人。我们还有劳工到美国和南美,大约200万人。


 


人口迁徙是文明进步很重要的一部分,你要知道当年开放是对人的开放,闯关东、对产业的开放、对整个市场开放,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动力。


 


第二:改革。


 


赵尔巽第一个改革首先在辽宁,他大概是从300万亩的清朝皇家土地全面改革起步,叫旗地征税,官田开荒,卖到3000万亩。他的道理,皇家园林不开放也被外国人拿走了,还不如我现在先开放,所以他先卖土地。东三省土地私有化,为什么大家闯关东,来了以后就可以占有土地,所以一下把官田给卖了,大规模的卖地,这是赵尔巽很重要的土地私有化。另外,建立银行。赵尔巽建的东北官银号,他学袁世凯,袁世凯做第一家官银号在天津,然后赵尔巽在沈阳开始做第一家东北的官银号,然后财政统一。过去东北是几十家财政税收他全部统一了,废除了沈阳五家衙门,统一变成一个财政局。


 


 然后统一关税,包括从鸦片开始收税,反正也挡不住。而且赵尔巽公开卖官,卖得最厉害的官是卖给他, 弟弟赵尔丰,赵尔丰的学术太差,总也考不上,最后他花了30万两白银从他哥哥手里买了个官到四川,后来死在了四川。东北一片荒芜,什么都没有,干脆卖地、卖官,鸦片都收税,妓女都收税。这是赵尔巽开始的。这就是当年的改革。


 


第三:计划经济。


 


东北始终是计划经济,而且军事管制。从张作霖开始就是计划经济,没有别的。王永江和张作霖的关系是跟宋子文和蒋介石一样的,宋子文是三次罢官,王永江是两次罢官,但是他英年早逝,不到60岁就死了,很可惜。东北一直是计划经济,从来没有过市场经济。包括满洲国是军事管制,所以东北人特别适应计划经济,一百多年都是计划经济。无论是土豪、军阀、日本人,然后咱们自己的共和国都是计划经济,这是东北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第四,东北稳定的发展环境。


 


东北社会从来没大乱过,日本人来那时候也没乱过,因为它主要是关内打仗。东北几次大乱,一次是义和团冲突,东北之所以有沙俄进来是因为义和团,大家知道义和团祸害了山东、山西,但是祸害东北最惨。义和团主要是拆铁路,把俄罗斯在东北建的铁路拆了。俄罗斯就急了,正好八国联军到北京,俄罗斯提出的条件就是整个东三省铁路被你拆了,因此我得保护,13万人进东北,把铁路沿线一千平方公里的地方全部作为铁路的附属地,所以沿着铁路从整个丁字铁路一直到大连。再一次是918事变,日本人六个月内拿下东北,张学良撤军。再一次就是苏联人,他们是在1945年战胜之后在东北赖着不走,把沈阳、长春、大连能拆的东西全部拆走,作为战利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浩劫。


 


除了这几次之外,整个东北比较安定,老百姓不太关心太多的政治。所以,应该说比较稳定的发展环境也是东三省的特点。我们四次东北人领先全国,它背后是全面开放、彻底的改革、计划经济,加上比较稳定的发展环境,这是为什么导致过去一百年来东三省相对特殊。


 


 


 


现在大家对东北今天的困境提了很多药方,有的说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不行。那好,我们看国际,曼彻斯特曾经是英国的工业之都,鲁尔是德国工业区、制造业之都,底特律是汽车之都,都是当时曾经领先整个国家50—100年的领袖,今天全部沦落,而且救不活,到现在这三个城市仍然是没法谈。如果你说计划经济不好、市场经济好,那为什么市场经济也处理不好呢?它不是体制问题,不仅仅是体制问题。


 


也有说东北人才不行。那为什么曾经东北四次崛起,而今天在深圳、海南所有地方能发挥作用的人才很多是东北人。这不是东北人的问题。 也有说政策问题。中国政策都一样的,为什么同样的政策到这边就不行,到那边就行呢。也有指责气候,当然冷是个问题了,但是同样那个时候五十年前,现在温度不比一百年前暖和,还是一样,同样冷的时代,荷兰、丹麦、加拿大都有很多很好的工业样板。大家所有的药方都对,但是没有一个药方可以解,所以社会经济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我们要有历史的自信。我举一个例子,我二十年前在沈阳,当初东药总厂改造,东药总厂起源是日本在沈阳开的武田制药,武田药业后来发展得非常快,满洲国时候也是一个大企业。共和国建国时砍了一半,把这一半送到上海去了,就是今天的上海医药集团。60年代,三线建设再砍一半,四分之一送到湖北去了,就是湖北医药集团。80年代经济改革再砍一半,送到石家庄,就是今天的华北制药。你看,一个东药分裂出这么多,这全是中国的十大药厂,都是从东北制药出来的。


 


同样的情况,在机械行业、在电视行业、在电器行业、在铸造行业,每一个行业都复制同样一个故事,几乎所有都是从东北出来的。我用一张图来看,这是沈阳一个城市1950—1980年支援全国建设的图,沈阳支援了全国各地大概一百多个企业,现在有30个上市公司,都是从沈阳支援出去的。这些企业当时什么都没有,沈阳派的工人、装的设备、卖的东西、用的市场,全是沈阳给支持出来的,就是沈阳一个城市这么多企业,现在它们都和沈阳都没关系了,可是当年都是我们沈阳孵化出来的。不要忽略历史,我们曾经很辉煌。


 


 


 


怎么来看我们今天的问题?东北的问题不是体制的问题、不是人才的问题、不是政治的问题、不是气候的问题,我认为其实东北就是个更年期问题。大家知道更年期是什么特点吧,到这个岁数了出现问题了,暴躁、不稳定、易变,看着各方面都不太舒服。但是如果处理好更年期,他是一个非常睿智、非常沉稳和非常有能力的人。东北的问题,我认为它现在就是一个更年期的问题。


 


我推荐各位两本书,以色列学者写的人类简史和美国人写的奇点社会。人类简史的核心观念,人类是能讲故事的,你一定要找出好的故事来讲,这种故事能感染人、打动人、号召人。不能丧失了讲故事的能力,我们现在已经被全社会舆论摧残,东北人连想象都没有了,反正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办,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所以要重新看我们历史,看着赵尔巽到东北的时候一片荒凉,什么都没有,他是怎么想象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想象力,所以我想大家看一看,就是要提振信心。


 


同样,奇点社会告诉我们今天的社会和原来不一样了,科技智能进步会导致我们创造一个它能驾驭我们的社会,要重新来判断我们在什么格局下发展。


 


人才。 是不是今天一大批东北人都走了,东北就没有人才了吗?很难说,一个时代有不同的人才。讲一个故事,我1993年回来,被当时的欧美同学会邀请讲演,记得还有北大的王选老师讲演。看到许多人特别强调我们留学生回国是一流人才回国贡献等等。我心里不安,当场讲演时就半调侃。如果家里人才都走了,这个家一定是家道中衰吧。为什么我们在海外留学期间,中国经济突然崛起了呢? 至少说明我们算不上是一流人才。结果,我这个备选干事就被淘汰了。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对人才的定义和需要是不同的。


 


颠覆创新。 这个词看着很空洞,其实不空洞,今天的社会是体验社会,就是我们过去所有生产、消费、资源配置都是统治的社会,按照中央领导、按照我的少数人的居高临下的设计应该怎么发展、怎么生活、怎么制造。但今天不是这样了,今天是体验,就是只有消费者才有权利,围着消费者体验重新组造生态圈,重新制造经营、生产,全变了,而且今天不是我们体验,是80后在体验,中国4亿80后今天是中国的主人。


 


今天我们看东北是我们看东北,下一代人怎么看?他们有没有发言权?下一代的东北人、下一代的中国其他地方人怎么看东北?我们现在满眼看的都是我们这代人,用传统思维看东北衰落了,有点遗老遗少的观念。我不喜欢参加五十岁以上人组织的论坛,无论是左派右派,我喜欢80后组织的论坛,我听他们聊什么,我感觉中国下一代比我们阳光、比我们有太多选择,我每一次参加他们的活动我心情特别振奋,我觉得中国有希望。但是一参加我这个岁数的论坛,永远都是问题。


 


我们代沟出现了,下一代人是体验经济、分享经济,他们不再买车,分享车,这一代不一样了,现在新的行业出现了,中国一千万人负责做外卖、传递行业,这个行业五年前哪有?银行大规模裁员,三年、五年之后搞银行的人就该完了,因为所有年轻人上银行都在手机上,时代变了。美甲行业,修指甲的多少人就业?你看到很多包括滴滴、包括洗衣、包括送餐,太多行业五年前我们听说都没听说过,今天都是大行业。阿里巴巴十五年前被认为是骗子,现在你看一下,百度呢,你看都在变化。我们用什么眼光来看,如果我们看他们的话,我觉得这些人永远是掀不起大浪,但是你如果生存在这个圈子里,你是去体验的话,我们对东北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们转变立场重新来看东北,要请一大批懂得下一代会选择的人,我们这代人是没有选择的,我们是功利主义。我们这代人做什么事都要有用,学以致用,没用的事不干,但是问题是人生是不是仅仅是有用?


 


乔布斯到印度蹲了一段,最后呢?成就了iPad,他是从印度学来的灵感。我们这代人不懂,我们只是功利主义太强,所以看东北是不是能发展、能不能进步都是用极端的功利主义看,你能不能产生GDP、能不能留住人,问题是这样吗?为什么整个东北就应该一百年持续成为大机器,充满肌肉,有这个必要吗?东北有一段落后一定是坏事吗?人能不能有一段更年期?


 


整个国家也是,我们今天有钱了,有肌肉了,但是我们脑子在哪?我们有没有价值观?我们讲一带一路,我们输入什么样的价值观给全球,这是值得探讨的,所以我们要重新看东北。


 


我没有结论,我是跟大家分享,我们换一种角度,用下一代人的想法来看东北应当是什么样。东北曾经很辉煌,而且相信还会辉煌,只是辉煌的不是我们习惯的那种辉煌。我去年在国家三个政协副主席面前发言。接几个专家领导批评东北之后,我当时说话很冲动,我就说东北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是什么?2000万工人阶级下岗再就业。2000万工人阶级是什么力量?在别的地方早闹事了,东北给国家添负担了吗?这么大的工业城市突然被国家政策、经济转型给淘汰了,没制造动乱吧,还属于中国吧,这是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年轻输血给全国,年老体弱时就被遗弃?所以看问题,应该给东北比较一个公正的说法。


 


 


 


第一:东北一定要跨时代研究金融大生态,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


 


两个星期前,我在北京、上海举办金融科技和区块链的论坛,有十一位部长同时参加。大家都在关心未来金融科技,它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在谈东北困境的时候,人家在琢磨那些东西,1100人的全国各地精英,集中在北京、上海开了三天,我们要感受到他们在琢磨什么呢,沈阳能不能弯道超车?东北能不能弯道超车?有可能,但不要每天为柴米油盐、为别人谴责我们而纠结。我们东北已经牛了很多年,风水轮流转,无非窝囊几十年,所以我们要思考如何在下一波弯道超车,不能再失去这个机会。


 


第二:推动并购。


 


我一再谈并购,并购提升价值。我们有太多资产没有活起来,一定要活起来,要通过并购大规模开展并购。现在中国并购会在十二个省并购分会,去年在这开了,德仁主席和利国主任全部到场,我们去年开了第一次,我们今年开第二次东北并购年会,因为所有的价值必须通过动起来,不动起来是死的,一个资产沉在那就是死的,要漂起来才行。


 


为什么谈区块链?秘鲁有一个经济学家德索托,他就琢磨说为什么秘鲁人也不笨,为什么我们就发展不起来。最后提出了个理论,二十年前一本书叫《资本的秘密》,这本书卖得极火,很重要的说法是人人都有资产,但是发展中国家资产没有形成一个产权标识,结果不能形成标识就不能交易、不能流转,我的牛、我的猪圈、我的房子没有证券化,所以我多少资产永远就是那点资产。而西方呢,所有的东西都有标识,每一个资产都可以证券化,所有东西都可以交易,交易才创造了经济发展,而不交易再好的东西,金子也是一分钱不值。现在有了区块链之后成本大大降低,交易广泛开展,所以他是全世界区块链重要人物,中国几个城市都请他,贵阳的书记也专门请他去贵州一趟。就是如何把交易做起来,所以并购特别主要。


 


我们在东北一谈并购,人们就告诉不能搞,都是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这个词翻译错了,英文叫暂时没有发生作用的资产,可是我们翻译成不良资产,道德评判就出来了,不良少年、不良事件、不良家庭,都是不良,这是道德评价。其实,一个资产有时候发挥作用、有时候不发挥作用,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越快,不良资产一定越来越多,由于我们把它变成道德事件,结果所有产生不良资产都认为是贪污问题、是体制问题、是错误决策问题,其实不对,技术进步真正导致不良资产。


 


比如像手机,我这个是苹果6,那么苹果4、苹果5全是不良资产,它什么也没坏,今天街上流行红裙子,第二天全变成紫的了,所以红裙子全变成资产了。所以,东北是最多不良资产,我记得当年一谈就是你得学会处理不良资产,我说不要那么想,在不同人手里不良资产是不一样的。很多人的不良资产就是另一批人的美食。你认为没用的,别人用着可能特别好,别的地方拿不到,所以东北大量的不良资产是因为在你的圈里没被认可,换一个圈呢。


 


第三:要营造一带一路的焦点。


 


我最近做一带一路金融展,把东北放进去,我们自己一定要营造一带一路圈,一带一路不是一个点,而是连带效应。一带一路是东北一个大事情,中国已经走到今天了,没别的道可走了,我们走向全球世界观,要学会用新的战略方式处理问题,一千年来五次大事件,一次十字军东征变成了世界不同文化大融合,然后五百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三百年前、二百年前大英帝国日部落全世界弥漫,然后是五十年前马歇尔计划,那今天可能是第五波一带一路出来了。


 


我在达沃斯也这么宣传,全世界都在变化,那么我们东北能不能在一带一路上起作用?我们当年就是在俄罗斯修大铁路的时候得到了机会,李鸿章的贡献巨大。没有李鸿章出使俄罗斯,东北还死在那。所以签了这个中俄密约,才导致大铁路进入了东北,然后所有东西都出来了。


 


所以我们如何利用机会在沈阳一定要打造一带一路的焦点,怎么来打造焦点。


 


第一:观念转变。


 


我们做了这个博物馆,希望大家能多来,带朋友来,来参观、了解东北历史。我们还成立一个东北经济史研究中心,我们正在研究奉天文化,奉天金融,因为我们是完全空档,大家没有多少人了解东北,而且我看了大量的书都是日文书,我翻了十几本经济史都是互相抄,真正原创的是日本的。我们有点只言片语,但是能不能构成东北史观我觉得需要努力。


 


没有东北研究史,我觉得我们谈的所谓智库都是空的,所以这些都需要大家努力来做,要形成厚重的文化。所以我也邀请全国专家一波一波往这来,都在谈东北,就是谈奉天金融、奉天历史,先从辽宁、吉林,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当时在辽宁大城市是奉天、辽阳、海城,哪有大连。东三省大城市是奉天,然后是齐齐哈尔,没有哈尔滨,大城市都不一样,所以这个很有意思。所以你看这个历史怎么流转。


 


第二:建立工具。


 


中国并购公会辽宁分会在沈阳已经挂牌了,一帮搞并购的人做。同时我们在发起并购基金,我们在各地做了很多了,沈阳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起来,但是我相信并购基金一定会推动企业家一定会做,我们坚定不移地把这个事做下去。全国都在做并购,东北始终是被动的。


 


第三:市场。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市场,因为现在不让做交易所,我们来出面做一个民间的东北亚投资交易会或者并购交易会。以民间的力量让日本人、韩国人一块过来推动。我们希望各位委员一起来关注,我们希望大家一起来, 。


 


总之,东北当年对国家来说是一个边疆,李鸿章、赵尔巽这批人为中国打通了国际通道。而我们今天要感谢这批人,包括王永江、张作霖。东北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这么多贡献,今天我们到了一个更年期,那这个更年期我们怎么处理?不要看别人骂我们、别人埋怨我们,我们不要往心里去,我们要重振青春,靠什么?不是靠自己底气,而是靠我们学习先辈怎么改革开放、怎么学习最新的市场,我们如何用民间的力量来推动东北经济。


 


那么说长也许很长,但是说短只要我们有个梦想、有这样一种想象力,我们共同来努力,我想我对东北经济非常有信心,所以特别欢迎各位一起和我们,我也是东北人,我们一起来重新打造我们自己的东北。


 


谢谢大家!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