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企业发展一大瓶颈:穷爸爸思维!
发布时间:2017-5-8 14:53:29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经理人网 摘自:
  

李嘉诚手下有个“打工皇帝”叫霍建宁,他至今拿着香港打工届的1.88亿港元最高年薪。到底是李嘉诚赚到钱了之后再给他这么多,还是李嘉诚首先敢于给?企业家应把钱当成推动成功的工具。


很多企业家每天都在说企业做不大;很多创业者都在考虑怎样把企业做得更好;也有很多普通人天天都想成为富人。而问题就在于,有穷人的思维的人永远也成为不了更有钱的人。


穷爸爸思维下的三种模式


 


1.“先得后给”思维


“你为我做多少事,我给你多少钱。”一般的小老板都是“你先要付出劳动,我才能给你工资”,但是要成为一个更大的企业家,就要有投资的眼光,要先给后得。小的企业把人搞得非常紧张,员工的层次也就比较低,但是大企业会先培训员工,给付的薪酬也比较高。因为他认为你就是一个人才,他希望的员工是既掌握技术,又有忠诚度。


“我先给你投资,这样你就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回报。”拥有这种投资的理念很重要。比如,房地产是一个需要进行资源整合的行业,要把能够找到土地的、会盖房子的、会出钱的、会销售的、会找公共关系的这些人组合在一起。项目成功的关键不是先得了以后再来分,而是大家先投资才能够得这个钱。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叫做创造价值的人,另一种是专门做成本的人。但小老板天天在想如何找一个廉价的人,他在计较成本。同样,你愿不愿意花两倍的薪水来引进人才?现实的状态是工资给得高,员工流动率一定会低,这一定是正向的。你如果既想要低价又要想员工的能力强,还想员工不离职,世界上根本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2.在乎别人的利益


曾经有一个企业家要做一个项目,我给他介绍了一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说:“我不想用那个经理人了,他原来拿20万元,现在问我要50万元,这是在坑我。”然后我就问他:“你这个项目投了多少钱?”他说:“投资了8000万元。”我说:“那你这帐还算不清楚吗?你如果用了这个人,8000万的投资就有了保障。现在你自己去摸索这个行业,等你摸熟了之后,两三年也就过去了,那你8000万元的投资保障就降低了。”所以不要计较别人要多少,而是算算自己需不需要。找不到人才的关键问题,就是总在算别人值不值,计较下属得的太多。


曾经我遇到过一个老板,他给销售部门定了一个销售指标,超出行业报表10%就给所有的销售人员奖励5万元,销售部经理奖励10万元,负责销售的副总奖30万元。那年正好市场机会不错,整个销售部门干劲冲天,到了年终的时候一下子超过了他制定目标的70%。老板一想他们要拿那么多钱,就把人力资源部经理找过来重新设计考核,考核的唯一目的是就是扣钱。结果整个销售团队被打垮,第二年这个销售队伍就都走掉了。


这里面很重要的问题其实跟方案无关,是跟老板的心态思维有关。现代思维都是一种合作的思维,没有合作就没有人才。一手是资本,一手是知本,你只有让大家能够拿到钱,才能得到一份很好的事业。


 


3.跟下属抢功


很多老板天天说没有人才,其实他忘了所有人的本性都是想要成就感。这个时候如果老板事必躬亲,他会发现下属的能力是不够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老板权力欲太大,死死抓住权利不给别人分享。


 


改变穷爸爸的四种思维方式


穷爸爸思维阻碍我们成为更大的企业家,要成为更大的企业家就一定要注意四个问题。


 


境界决定思路


有的老板说:“我现在有吃有用也够了,那我还要这样去努力吗?”我笑着跟他说:“这就决定了你不可能成为更大的企业家。”更大的企业家一定不会计较这种生活上的成功,而是强烈地希望“我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乔布斯在事业的后段,他的思维境界在发生变化,他说:“我要改变世界,我要通过这些产品改变世界。”


我曾经跟一位企业家讲:“你的产品包装做得那么烂,产品卖得那么便宜,质量又不好,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因为好卖,在网上卖这个东西,做得烂、做得便宜才能赚钱。”那我就在想:这样传递的东西是不是对社会有贡献?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成交,但是骗到钱之后就不会再成交了,这样的生意没有回头率。这就决定了他的企业始终做不大,做了十年还没超过一个亿,原因就是他的成功境界太低。


 


先给后得


常人的思维是“我先得了以后再跟你分享”,企业家要与常人不一样,你是调动普通人给你干活,而不是调动圣人。曾经有一个老板跟我讲:“我最讨厌下属跟我谈工资、谈待遇。”我说:“他不跟你谈工资、谈待遇,他跟你谈什么?”老板一定要学会要先给,用人还是需要赌的。曾经有对夫妻俩到我办公室,我跟他们说:“按照你们公司的规模,这个岗位你需要给20万元。”他的老婆马上就说:“这个人不值20万元。”我跟她说:“你错了,我的意思是给这个岗位而不是这个人。他要是到年底做不成,自然就会走,但你拿的20万给的是这个岗位。”不要算别人值不值,而是要看你需不需要。


 


对钱的态度


企业家一定把钱当成推动成功的工具,而不单纯是钱的积累。很多企业家不能做得更大,是因为他还是一个小财主,财主想到的是存钱,而企业家想到的是分钱。很多企业家的生活其实是相当简朴的,但是他敢于分钱。李嘉诚手下有个“打工皇帝”叫霍建宁,他至今拿着香港打工届的最高年薪,1.88亿港元。到底是李嘉诚赚到钱了之后再给他这么多?还是李嘉诚首先敢于给,他才一直在那儿做?其实还是应该先给。这个人值不值得给,该不该给?其实很难算清。企业家应该把钱当成推动做事的力量。


 


摆脱物质的欲望


赚钱的过程一开始是解决温饱,然后是享乐。但是到了更高层,其实是事业给你带来的生命的愉悦感。如果你每天还在想“我要买部跑车”(有一种学说讲,成功的标志就是买一部跑车),那么你对整个事业追求,你的思想境界都只是放在一部跑车基础上,这其实是穷人思维。当然你刚开始可以买部跑车,但你一直停留在跑车的思维上,那你还是一个穷人。你需要再上升一个台阶,不是物质的欲望,而是成就事业的愉悦感。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