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三年让巨亏企业扭亏为盈,这位浙商二代有啥绝招
发布时间:2017-6-13 15:50:10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来源:浙江新闻 摘自:
  

创业难,守业更难。


随着一大批创二代走上前台,他们是否愿意子承父业,能否胜任接班。


刘劲松没有想到今天他在企业家中特别是创二代中赢得了如此好的口碑。从大学到英国留学,刘劲松一直学习的是金融,回国后更是在上海做到了私募基金公司的金领。最终告别上海金融圈回到浦江,在短短3年时间里帮助父亲刘元庆将一家巨额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盈,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


如果说3年前刘劲松不过是出于责任来援助父辈的助手,那么今天他已成为熟谙企业经营操盘的企业家。


 


从挑选企业到管理企业


如果说私募基金公司的工作是挑选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那么企业高管更多是管理企业。


刚回到公司时,刘劲松首先是在总公司真爱集团的证券部工作。“由于公司还没有上市,因此更多的是做一些材料准备工作,感觉自己完全就像个打杂的!”这让刘劲松一度感到十分迷茫,人也变得消极起来。后来他慢慢走出低谷,并在201471日正式到子公司“亚星”上班,担任总经理助理。


“记得我们开半年总结会时,当‘亚星’亏损的数字报出来时,基本上相当于我们全集团的半年利润,一位女董事会成员竟然当场哭了!”刘元庆说,他和10多位公司中层逐个交流,发现公司存在很多问题,如库存高、应收账款和坏账率高等等。“先是销售的副总走了,后来连我们聘请的职业经理人也辞职走了,可以说当时的‘亚星’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候”。


面对困境,刘劲松没有退缩。“企业经营说起来很复杂,但抓住关键环节就很容易取得突破。”他告诉记者,可能因为学习金融和基金工作的关系,他对数字非常敏感,在企业经营中一切都靠数字说话,通过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就是抓住“产供销”三个关键环节。


进入“亚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极拜访客户,希望从市场销售上破开困局。在经过一番调研后他发现,“亚星”的客户数量不少,足足有700多家,可是“质量”却不佳,前100名客户在销售额的占比只有一半左右。“这不要说和知名大企业相比,就是和我考察的不少上市公司相比也是差距巨大。”刘劲松说,因此他决定降低客户数量,并将客户实现分级管理。但这一想法最初却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


“传统的销售讲究‘生产多品种,客户多渠道!’,因此我们追求的客户数量都是越多越好。”刘元庆说。而在刘劲松看来,“客户在精而不在多,不好的客户对企业来说不是客户反而是敌人!”在多次沟通后,最终刘劲松按照自己的想法实行了客户分等级管理。“目前我们的客户数量大概只有150多家了,但前20名客户的销售额已经占80%以上。”刘劲松告诉记者,客户集中度的提升给企业降低营运成本的同时,反而促进了销售额的大幅增加,增幅几乎达到了50%。事实证明,刘劲松的这一步走对了。


除了做好销售以外,刘劲松还大力提升产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写出了“产供销”全面改革的管理大文章。在产品创新上,刘劲松从技术创新打开了局面。“每一台机器的性能、每一个工人的绩效、每一道工序的指标,每一件原料的成本!”刘劲松告诉记者,这些数字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他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产能的有力武器。而在供货渠道上,他调整供货商,从全部国外进口改为国内进货,通过整合供应链和规模采购,不但减少了采购的环节,而且大大降低了进货成本。公司的采购效率提升了30%以上。这一点让父亲十分佩服。


 


从追求稳妥到积极进取


做股票投资,在熊市的时候要降低仓位,放慢节奏,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在外部经济环境较复杂严峻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放慢速度呢?刘劲松认为,这反倒是企业发展的好时机,只要认准方向就应该加油干。


在这一点上,刘劲松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求最初并没有得到父辈的认可。比如在企业投入上,他和老一辈就多次意见不一致。在前两年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刘劲松却坚持增大投入,加快发展,每年都要投入数千万元去搞科技创新和装备更新。“当时董事会基本上是全部反对的,大家都觉得大环境不好,经营步子应该慢一点,稳妥一点,可是儿子坚持要加快发展,还拿出了可行性报告,最终把公司几个老一辈创始人全部给说服了!”刘元庆说。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刘劲松的岗位一变再变,从最初的总经理助理到2015年初担任执行总经理,2017年初又成为亚星公司总经理。


“一次次的实践证明他是对的!”企业业绩让刘元庆对儿子的接班评价越来越好。“其实最初儿子回来不到半年就开始管理‘亚星’,我是捏着一把汗的,特别是后来亚星高管相继辞职后,儿子几乎是一个人在管理‘亚星’,难度可想而知”。刘元庆告诉记者,在儿子回来前,他曾经亲自去“亚星”坐镇过一段时间,但也没有解决掉企业当时面临的困难局面。没想到儿子不但坚持下来了,而且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公司业绩从2014年的巨额亏损到2015年的小幅亏损再到2016年的大幅盈利。“具体数字保密,但去年的盈利基本上已经占我们整个集团公司的一半左右了!”刘元庆说。


 


从赚快钱到赚辛苦钱


金融投资容易赚快钱,经营实业既辛苦赚钱也难,究竟是通过股市投资赚快钱还是坚持做实业赚辛苦钱?刘劲松选择了赚辛苦钱。这种通俗的赚钱理念其实是他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


“如果现在给你机会再选择?你会继续回去做金融还是留下来做实业?”面对记者的问题,刘劲松的回答也很肯定:“当然是实业!我在这里收获的要远远大过在金融行业的收获,何况金融的许多知识也只有运用到企业经营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谈到赚钱,刘劲松认为,股市投资赚钱确实比较快。“记得以前调研一家公司时股价在30元以下,我买入后几个月就翻倍了,卖掉后最高都涨到100多元呢!”谈到自己的股市投资经历,刘劲松感慨地说,赚钱太快太容易了,不过风险也大。社会上对这样的投资是有误区的,“股票投资赚钱快,亏得也快,通过炒股发财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他告诉记者,周围通过股市投资致富的朋友不多,反而是在炒股中将做实业积累的财富亏掉的不少。


更让刘劲松对企业充满激情的是,自己以企业家的身份,成为振兴实体经济中的一员。“既然我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