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专家为您分析快消品营销环境以及应对策略。
消费品营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消费品营销
“快时尚”阴影:近四成不合格
发布时间:2013-12-11 10:36:16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黄丽嫦 摘自: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了70款“快时尚”服装比较试验结果,合格率仅6 4 %.快时尚品牌背后“不合格”的阴影又被摆上台面。


    “劳动力成本很高,而且快时尚给到工厂生产的时间很短。”一位和Z A R A、MA N G O等众多快时尚品牌有着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对这样一个检测结果已然见怪不怪了。在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崔洪波看来,因为快时尚品牌强调速度快、成本低,而且其大部分是通过OEM方式生产,如果审核和管理把关不严,很容易导致内部质量监控环节出现漏洞。


    70款衣服仅45款合格


    从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此次比较试验项目包括标识、成分含量、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但能全部符合标准(含企业明示标准)的仅45款。


    纤维成分含量名实不符、甲醛含量和pH值超标、色牢度不达标是三大类最集中的问题。其中H O TWIND、ZARA的裤子均被检测出pH值超标,pH值的标准值为4-7,但两者的实测值为9.2和8.3.中消协表示,国家强制标准GB18401中的甲醛含量、pH值项目关系人体健康。pH值超标可能会导致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产生灼伤感,滋生细菌,易引起疾病。


    此外GUESS、Semir、MO&CO、ZARA等多个品牌的送检产品色牢度中的沾色这个指标存在不合格。中消协表示,色牢度不合格,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和正常穿用,如和其它衣物混洗,极易沾色,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色彩绚丽往往是“快时尚”品牌的特征,在面料染色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短,掉色、沾色、拼接互染等情况就会凸显出来。


    对于此次抽检的裤子存在pH值超标、色牢度不达标等问题的原因所在,ZA RA方面仅向南都记者表示,已经第一时间将该款裤子做了下架处理,消费者如果购买了该款裤子,可以进行退货。而H O TWIND则没有回应记者的咨询。


    “用进口染料的色牢度好,但是成本会比较高。”天津天服三悦服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卫民指出。而基于要求低成本和快速的考量,快时尚品牌全部使用进口染料似乎并不那么现实。崔洪波指出,鉴于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部分快时尚品牌的产品是从东南亚等进口的,部分指标不合格也有可能是由于双方标准有差异造成的。


    供应链管理的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这些快时尚大牌首次上“黑榜”。近几年来,伴随着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不断攻城略地,“不合格”问题一直如影相随。包括H&M、ZARA、MANGO等几乎所有快时尚品牌都曾出现过抽检不合格的现象。


    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下,让快时尚面临着庞大的供应链管理难题。虽然ZARA以没有被西班牙总部授予接受采访的权利为由拒绝向记者透露其如何监管供应链的具体情况,但南都记者从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2012财年的年报看到,2011财年Inditex在中国的供货商高达281家,而生产商则高达779家,工厂中为Inditex工作的工人高达16.86万人。


    “快时尚品牌大部分产品是O EM的,可能是他们在审核和管理环节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崔洪波认为,快时尚经常曝光质量问题,也有可能是上游面料的问题。毕竟面料的采购部分是品牌商采购,而有些面料则由工厂按照其要求自行采购。


    在张炳良看来,虽然供应链监管存在难度,但快时尚品牌质量事件不断,归根到底是快时尚的定位问题所导致的。“快时尚本身就是低价的快消品,这个定位决定了其对品质、做工的要求不会很讲究。”张炳良认为,这种定位在欧美的快时尚企业心中已经是根深蒂固。


    事实上,尽管不少消费者留下对快时尚服装容易走线、出现质量问题等消费印象,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其在中国的急速扩张和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快时尚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变成了消耗品,价格和设计是吸引他们的根本原因,质量并不是一个敏感的竞争要素。”崔洪波表示。


    在低价之下,快时尚品牌上游的加工也面临着极大的成本压力。“快时尚品牌对上游加工工厂价格压得特别厉害。”虽然马卫民并未透露快时尚相关的价格策略,但其指出,加工工厂要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的款式和快速服务,他们日子才能好过一些。


    事实上,中国的代工厂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负责生产那么简单。作为Zara、Only、Ck、、M ANGO等多个品牌的合作伙伴,天津天服三悦早在多年前已经设立了研发、设计中心,形成了提供原料的研发、生产、到服装设计、制造、检品、物流等一条龙服务的生产基地。


    快时尚逐渐走下“神坛”


    ZARA著名的“15天神话”,曾给时尚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它将供应链缩到了只有两星期,设计、生产、交付在15天内完成。然而,快时尚速度的神话正在逐步被打破。


    “15天说是这么说,但做不到那么快。”马卫民指出,如果15天完成设计和交付,很有可能面料是现成的,衣服款式是那些快速款。马卫民指出,其目前合作的类似ZA R A等快时尚品牌,其周期在40天- 50天。“原料采购需要时间,缝制也需要时间,如果批量大,时间太短根本完成不了缝制。”马卫民指出,现在快时尚品牌对质量要求也严格了很多,如果入库检验不及格,快时尚品牌会以不付款等方式约束供货商。


    对此张炳良也指出,快时尚品牌的基本款的生产周期同样也需要三五个月,能做到15天的在ZA RA的产量占比中或者并不会超过10%。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