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钱飞鸣
“现在看球,可以说是心平气和。”近日的一个下午,郭华超在办公室里调侃着世界杯。这个深圳金箔业的龙头老大,有着世界杯变成“世界悲”的惨痛历史,上千万的“豪赌”留下了一万个作废的贴金酒瓶,也留下了一段“过山车”式的财富心路。
“做人不能赌,做企业更不能赌。赢不赢并不重要,输不输得起那才重要。”回想起8年前的那记“大跟头”,郭华超异常冷静。
“一心想玩大的”
装着“苦酒”的“世界杯”,郭华超每天都会看上一眼。
正对着办公桌的产品展示柜上,正中间的就是那个金光闪闪的“世界杯”。酒瓶仿照“大力神”造型,主体金龙盘翘,金色足球恰恰是瓶盖。“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个里程碑”。郭华超直言:“在深圳创业的16年,刚好是四届世界杯。2002年的惨败,让我变得成熟起来。”
1克黄金可以碾打成0.47平方米的金箔,郭华超做的是贴金生意。1995年,郭华超和全球行业老大的南京金箔集团签订5年协议,获得了珠三角的经营权。带着5000元南下深圳,郭华超和他的华箔行很快在深圳闯出了一片天地。2000年协议期满后,自立门户的郭华超更是顺风顺水:拥有五家子公司,在深圳15家商场设有专柜,国内铺开了36个代理点。
“那时候太顺了,虽然创业初期吃过苦,但根本就没失手过。”郭华超表示,看到2001年的销售额超过千万,当时自己就想“玩大的”。
“没想过输得那么惨”
“玩一票大的”,郭华超在2002年选中了世界杯庆功酒。2002年,中国足球队历史性跻身世界杯,一家酒厂和华箔行决定合作生产“庆功酒”,酒厂出资2000万元负责宣传推广,而华箔行负责制作贴金酒瓶。“酒厂连米卢都请到了,代言费是60万元,我想肯定能火。掏了500万元的现金,再加上现有的原材料,整个出资超过1000万元。”郭华超想法挺“美”:1万瓶定价2万元的纪念酒,成功了就是几倍的回报。
按照双方的约定:中国队赢一场,得一分,甚至进一个球,庆功酒都将如期推出。哪怕是最不济的进一球,郭华超也感觉能够做到保本,不赚钱也能赚到吆喝。然而最不幸的事发生了。世界杯上,中国队一场未赢、一分未得、一球未进。郭华超回忆说:“最后那场是在酒吧看的,终场哨响后,整个人都瘫在那里,最后怎么回的家都不知道。”
“我知道完了,所有的酒瓶都已经是成品了。不上市意味着这些都将成为永远的库存品。想想材料款、工人工资、物业租金,我当时都说世界杯后一并解决,没想过自己输得那么惨。”就这样,郭华超从事业巅峰滑落了谷底。
“做人就得输得起”
拿不到工钱的工人开始讨薪,要货款的供应商不断上门……短短几个月时间,风光无比的华箔行垮了。郭华超想静一静。2003年3月5日,他独自一人来到了丽江,开始了自己命名为《深圳过客》的反思。
郭华超决定从头再来,已经一穷二白的他回到深圳。“我当时做了一件事,就是给债主们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回来了。”郭华超笑着说:“很多人来讨债,几个人押着我过去,然后又笑着把我送了回来。”原因很简单。郭华超告诉他们,华箔行不会倒,如果信不过,可以将公司的债务变成个人的债务。“只要我不死,就一定会还债。”
员工们也陆续回来了。为了补上拖欠工资,郭华超干脆卖掉了房子和车子。郭华超开始着手处理那些历史订单,一边还债一边重新开始贴金生意。那个时候,郭华超蜗居在只有8平方米的办公室,在洗手间放了一张床,由于实在太窄,晚上睡觉一伸腿还踢碎了玻璃。最终,深圳音乐厅的“黄金树”工程让他绝处逢生。
日子就这样过着。2006年世界杯,郭华超很轻松,虽然一再感慨“中国足球不能沾”,但是所有的债务都悄悄地还清了。
“我自己成了品牌”
经历过大起大落,东山再起的华箔行现在重回2001年的经营巅峰。“我现在又走出去了,国际业务超过了国内业务。迪拜办事处现在有着三家酒店订单,马来西亚和越南也有着业务。”郭华超表示:“过去别人看自己,感觉是在看暴发户,但现在大家看我,都带着几分尊重,很多人都说我是个真汉子。”
“有时,我在想,华箔行是块金字招牌,自己也成了品牌。”郭华超的感悟并非自夸。
买了房,买了车,办公室也扩大了好几倍,但那块被脚踢破的玻璃并没有修补。拿着留作纪念的“世界杯”酒瓶,郭华超坦言:“这是让我成熟的苦酒。眼下的起起落落是一次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