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资料,营销资讯集锦。
营销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资讯
2009广东产业转移成绩单即将出炉 “港式”双转移台鉴
发布时间:2010-9-1 11:31:08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南方都市报 摘自:
  

  昨天本报从有关渠道获悉,2009年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工作已接近尾声,肇庆、河源、湛江、韶关、潮州等地产业转移园均有亮点。目前省经信委正在酝酿进一步推动双转移的有关细则。


  双转移势在必行。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是从外部倒逼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近期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则是在内部形成倒逼机制。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种倒逼机制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的产业转型过程中也出现过。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受到劳工短缺、工资及土地成本不断上涨的困扰。于是,香港制造业选择了大规模内迁珠三角,本地产业转型发展服务业,在这一阶段,香港本土的资金和劳动力也大量地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形成了香港独特的“双转移”模式。


  香港经历的两次产业转型


  7月7日,省委书记汪洋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脱稿说,接下来要以“双转移”为抓手,转出地再推一把,转入地加强招商,继续大力推动广东双转移。汪洋说,两年的时间证明,当时做出双转移判断的正确。两年前的2008年5月24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正式拉开了广东双转移的序幕。如今两年过去了,双转移的影响逐步显现。


  “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事实上,在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也发生过类似的“双转移”。


  通常认为,香港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随后开始工业化进程,香港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上世纪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而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香港制造业在80年代初面临劳动力短缺、土地昂贵等高成本压力,也面临东南亚等地的市场竞争压力。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的制造业大量转移到珠三角,香港本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


  数据显示,1980年以后,香港的产业结构开始向轻型化和服务经济方向转型,第三产业飞速增长,从1980年的67 .1%升至1997年的85.2%;同时伴随着第二产业的大幅下降,从1980年的31 .8%降至1997年的14.6%,原有制造业大量迁入华南地区。


  这一时期香港经济持续强劲增长,1997年人均G D P较1980年增长了6倍多。1980年到1990年及1990年到1997年的两个阶段中,人均G D P都实现了翻番,伴随着第三产业份额分别上升7.4%和10.7%。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前香港经济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制造业的兴盛,那么80年代后香港经济的发展则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在此期间,虽然香港的工厂一家家地减少,但每天来往深圳皇岗、文锦渡、沙头角的货柜车数量却不断增加。大量的劳动力走出车间开起大货车,从制造业转投服务业,伴随着产业转移,劳动力也开始转移。


  根据香港工业署的调查,1980年制造业雇用的劳动力达到89万人,从绝对值看这是历史的高峰。80年代以后,制造业雇用劳动力人数开始下降,制造业在劳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46%急跌至1995年的15%。


  这期间,大量劳动力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据统计,1980年服务业雇用工人人数是81万人,至1995年已增加到187万人,增加了百万大军。


  香港产业转型的动因何在


  为什么香港的产业结构会发生如此急剧的转型?长期研究香港转型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冯邦彦认为,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当一个社会的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以后,其经济结构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经济主导部门将转移到服务业方面。


  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制造业的原有比较优势逐步丧失,而制造业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建立。此时,香港就业劳动人口的平均工资约为1500港元,但到了90年代中期,已经超过1万港元。大幅上升的工资水平及工业用地价格提高了生产成本,国际竞争力有所削弱。


  与此同时,香港的制造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大都缺乏资金,再投资能力不足,加上对经济前景不太乐观,制造业投资偏向短期化。当时,香港政府的不干预政策,对制造业发展支持不够,于是,在香港制造业大举内迁的时候,香港本土的制造业并未能迅速向资本技术型转移,新的比较优势迟迟未能建立。制造业的比重下降明显,出现了所谓的“产业空心化”。


  而服务业的生产力和边际利润


  远高于制造业,使资金和劳动力大量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推动服务业的高速发展。这时期,制造业和服务业每名雇员的生产力差距更大。根据1994年的数字,制造业每名雇员的平均增值额是20万元,贸易业和金融业分别是24万元和63万元,服务业创造的价值要远高于制造业,这是当时香港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原因。


  内部矛盾重重,外部空间广阔。此时恰逢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得香港制造业外迁珠三角成为可能。冯邦彦认为,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因,是中国改革开放促成香港制造业的大规模北移,并由此对香港服务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


  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薛凤旋教授认为,香港工业的北移,提高了这些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从而使这类工业不断扩张和壮大,使本来面临倒退的工业的寿命延长了近20年,成为这类型工业发展的特殊个案。香港智经研究中心认为,就20多年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而言,薛凤旋教授的这一判断是成立的。香港制造业的转移过程,正是珠三角快速实现工业化的过程,香港因素成为珠三角超常规发展的关键因素。


  这一阶段珠三角吸引和实际利用的外资主要来自香港。珠三角较低的地价、工资、成本,使得香港制造业迅速完成了在珠三角尤其是珠江东岸的产业布局,香港制造业利用粤港两地的经济落差,将生产工序大量转移到珠三角,将设计、管理、营销等服务功能留在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粤港合作模式。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南方略论坛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张小姐
粤ICP备05055079号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