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个有追求的规模企业中,几乎都有一个“500强”梦。那是美国的《财富》
杂志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财经媒体评出来的、全球顶级企业的代名词,也是上个世纪中国启
动改革开放后西方各种思潮涌进国门在企业界留下的一个梦想标杆。
它曾经离中国企业显得那么遥远。1999年,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在中国上海举办,500强的200 多位CEO 们批次进入中国。那时的中国除台湾、香港各有一家上榜外,内地仅有9 家央企跻身。
当时的民营企业更是家底“薄”得可怜:海外收入只占不到4% 的华为营业收入只有120 亿元人民币(14.5 亿美元);四年后收购IBMPC 业务的联想集团收入110 亿港元(当时相当于103 亿人民币,12.4 亿美元);现在是中国民企百强之首的苏宁只有58.8 亿(7.1 亿美元)……
因此,国内众多企业难有底气与这些500 强比肩。一些能够入会出席的企业家自豪之余战战兢兢、完全是一副要拜见自己偶像的粉丝心态。
要知道,当年全球营业收入最高的是美国的GE——1766 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中国内地前8 家入围的央企的总和,可谓富可敌国;同样在那一年,微软以6189 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比半年后中国统计出来的沪深两市总市值43141 亿人民币还要多(199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8.2795元人民币兑换 1 美元)!
但接下来的14 年里,《财富》全球论坛却“傍”上了中国,与腾飞的中国经济结下
不解之缘,举办的7 场全球论坛中竟有3 场在中国举行。500 强的CEO 们争相谈论这个市场,期待自己的公司与这个全球经济增长引擎挂钩。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经历上个世纪朱镕基主导的改革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十年,中央政府在实行分税改革后的财力
更日益雄厚)和向国际资本开放的双重影响下,财富暴长,营业收入在500 强的名单上不断抬升,名单数量亦急剧增多。2013 年7 月公布的最新名单中,中国的上榜企业再创新高,达到了95 家(含港台),其中的九成、以及前十名中有三家来自中国的国有控股企业。
因此,在2005 年在中国举行的财富全球(北京)论坛(中国第三场)上,中国的企业家们已经开始底气十足地与500 强的CEO 们平等交流“中国与新的亚洲世纪”。这些国家扶植的、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也成为国际资本逐猎的对象,几家一度成为全球市值前十(甚至最高)的公司。相形之下,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3 年工商联公布的全国民企500 强中,排名第一位的苏宁2012 年营收2327 亿元(相当于373 亿美元),比1999 年增长了近40 倍;排名第二、三位的联想与华为也在2000 亿以上(分别为2266亿、2202 亿,比1999 年增长了29 和18 倍),这比中石化的11.7 倍及最赚钱的工商银行6.6 倍的增长速度(1999 至2012 年)相比依然引人瞩目——尽管自2003 年以来的近10 年间有着所谓“国进民退”的时代背景。它显示出中国民营企业汹涌向前的成长力量。
1999 年的《财富》杂志的确富有远见地抓住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列车。仅仅过了14 年的时间就有中国的近百家企业入围500 强榜单,以至于有人曾预言,照目前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2015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排行榜第一大国……现在的中国企业可以离“世界500强”如此之近,后者所引发的神秘感和自豪感正迅速消失,相反,中国企业界对于这一榜单的不断反思更为惹人关注。
首先,财富世界500 强( Fortune Global 500)其实本身并无“强”意,它是指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500 家公司的排行榜,它是以公司的营业额为基准进行排名的。原意是全球最大500 家公司,但在中国被通俗地叫成了“世界500 强”。 尽管它是评估全球大型公司的最权威、最知名的榜单,尽管收入在其编辑们看来是“衡量增长和成功最可靠、最有证明力、也最有意义的指标”,但仅凭这一指标评选的标准还是单薄。
毕竟,大公司未必是“强公司”。相比之下,《商业周刊》把市值作为主要依据会更有民意;《福布斯》综合考虑年销售额、利润、总资产和市值更显严谨。只不过,《福布斯》的500 强排名不包括美国公司,而《商业周刊》的排名仅限于发达国家,他们都不够全球视野,也没有《财富》的营销工作做得有力。中国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都期望做大做强,潜意识中认为大企业就一定强,或者强企业一定在大的基础之上,但现在这种观念正在改变。
其次,如果一个企业的业务范围仅局限在单一国家(母国)——尽管这个国家市场容量足够大,那么这个企业也难以称得上是“强”企业。尽管我们可以将人民币换算成美元,但企业的经营能力是无法按汇率换算的。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业务局限在中国市场。这是中国企业的一大隐忧。提升自身跨国的经营能力和跨文化管理水平,正成为未来几十年必须且亟需面对的征途,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正日益放缓、消费不振的形势下,否则,目前规模再大的企业也无法笑得长久。
第三,国有企业占据“财富500 强”的绝大多数只能证明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而非公司能力),它们是金融、能源、钢铁、地产、汽车以及中国邮政为代表的行业垄断者,占据着体制、政策和国家期望的优势,如果依据严格的反垄断法,许多企业将面临被拆分的命运;如果依照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的“国民待遇”政策,在同一市场环境下,它们基本上无法与许多跨国公司甚至一些民营企业进行竞争,因为在他们的经营基因中,基本没有市场这个词汇(只有市长),即使它们的触角已经遍及全球,但那只是在获取生产资料和资源而已。
第四,民营企业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真正主角。尽管目前排名依然靠后,但中国的民营企业已开始引起全球关注。华为2012 年2202 亿的销售收入中,海外已占66%,成为首屈一指的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商;2003 年收购了IBM PC 业务的联想在国际市场越战越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供应商;还有,中国的吉利集团和双汇等已经或正在全球上演更多的中国传奇。这些具备实力的民营企业尽管可能还未在《财富》的名单之中,但不久的将来,在资本力量的驱动下,它们将在全球不断展现出真正的“中国力量”:他们会快速熟悉国际规则,掌握跨文化的管理技巧,并娴熟地依托科技与创新的力量与全球消费者进行沟通。
第五,尽管500 强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但它只是一个表征而已,真正创造历史的反而是那些藉藉无名的中小企业。著名经济学家赫尔曼·西蒙教授就发现,除了众所周知的世界500 强企业,全球最优秀的企业更多是一些闷声发大财的行业冠军企业。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占世界第一或第二;同时,公司年销售收入一般都不超过10 亿美元;他们的社会知名度往往都很低,被称为“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
他们不像大型企业一样占据整个行业,并极力在产业链上游、下游进行纵向延伸;努力将这个产品销售到全球、应用到无数行业中去。德国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它之所以在西方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在经济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9 月4 日在日内瓦公布了2013 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德国经济竞争力在国际的排名有所提升,从第6 位晋升到第4 位) 上连续第二年领先于美国,中小企业可谓建立奇功。因此,在做大与做强之间,做强其实当是企业首选,一个国家更是无法仅靠几家大型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呼风唤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