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资料,营销资讯集锦。
营销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资讯
2014华为:变身“谦虚的领导者”
发布时间:2014-4-30 14:29:12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IT时代周刊(北京) 摘自:
  

  过去的27年,华为一直扮演“追随者”角色。而从现在开始,华为给自己新定义的身份是“谦虚的领导者”。华为接下来会面临哪些挑战?在任正非带领下,华为三大业务正在为此进行调整,在关键的2014年,华为公司上下又在做哪些准备?


  “华为还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面对“华为已超过爱立信”的幻象,华为高层的这句话,让这个巨型企业上下远比外界要冷静得多。宿艺借着参加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的机会,对华为各个BG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读。


  本文反映出的一个信息是,在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在硬实力(如销售规模、利润等)方面发展强劲,却在软实力方面表现落后,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也就是说,IT业更多要靠想象力、创造力来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


  随着4G投资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全球主要电信设备厂商正在走出“冬天”。而华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依然保持三年高速增长,终于2014年在总体营收与利润上双双超越行业巨头爱立信。


  过去的27年,华为一直扮演“追随者”角色。而从现在开始,华为给自己新定义的身份是“谦虚的领导者”。华为接下来会面临哪些挑战?在任正非带领下,华为三大业务正在为此进行调整,在关键的2014年,华为公司上下又在做哪些准备?


  笔者近日赴深圳参加了华为第十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与华为多名高管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结合华为近年的财务数据,以及任正非近期频繁的内部讲话,我们可以梳理出华为正在经历的新战略调整。


  华为与爱立信:不能把萝卜和苹果一起比较


  华为何时超越爱立信?这是从2012年开始通信行业都在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过去10年,国际电信设备行业传统巨头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已经风光不再,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电信设备业务分分合合,北电甚至通过破产退出市场。


  根据华为之前公布的财报,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约39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210亿元人民币(约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而竞争对手爱立信2013年销售额2274亿瑞典克朗(约合353亿美元),与2012年持平;净利润122亿瑞典克朗(约合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05%。经过27年的长跑,华为终于实现了营收与利润双双超过爱立信,这也引发了国内媒体的一片欢呼。


  不过作为局中人,华为高层并不这么想。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对此表示:“自己并不认可这一对比,不能把萝卜和苹果拿来一起比较。单从运营商网络业务来讲,爱立信依然还是行业老大。而与华为整体业务相比,爱立信主营业务更加单一”。


  根据华为年报数据,华为2013年运营商网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65亿元人民币(约275.2亿美元),与爱立信运营商业务还差距约77.8亿美元。但华为同期终端业务营收约92.4亿美元,企业业务营收约25.2亿美元,在总体规模上超过爱立信约42亿美元。


  徐直军对此表示:从整体上来讲,“华为还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近几年都在思考能做什么不做什么,聚焦什么放弃什么。2013年华为终于想清楚了,华为将能力聚焦在信息流经过的领域(笔者注:存储和管道),目标构筑行业领导地位,“做谦虚的领导者”,但不会进入信息流中的内容领域。


  毫无疑问,2014年将是华为公司关键的一年。在超越爱立信之后,华为公司高层并没有迎合国内媒体的一致赞誉,反而针对未来进行了反思和布局,华为“谦虚的领导者”的自身定义也随着三大业务线调整逐渐清晰。


  终端业务强调利润为首,余承东继续留任


  在余承东主政3年后,华为消费者BG业务2013年营收首次突破90亿美元,智能手机 href="http://money.163.com/keywords/6/4/624b673a/1.html" target=_blank>手机年出货量5200万台据全球第三位,盈利能力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


  按照华为公司惯例,一般业务线主要领导每隔三年左右都会进行轮岗,华为其他两大BG都在4月初都已完成调动,而余承东则继续主政消费者BG,显示出以任正非为首的华为公司高层对其三年来工作的肯定。


  不过面对全球手机行业大洗牌、国内市场陷入价格混战的背景下,华为公司管理层近日频频发声,要求终端业务以利润而非规模进行布局转型。


  任正非今年3月中旬在华为消费者BG管理团队的午餐会上,明确指出华为终端业务不要盲目将三星、苹果、小米作为对标企业:“第一,我们在短时间内纵向整合不了,做不了苹果;第二,我们横向整合不了,三星是依靠国家力量在支持,我们也做不了三星,”因此华为必须“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消费者BG要以利润为中心,“别让互联网引起发烧”。任正非的内部讲话经过整理后从互联网论坛流出,引发了业内和媒体对华为终端调整和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


  在华为第十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也放了“狠话”:“消费者BG因为2013年的成功,有浮躁倾向,需要提前降降温,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谁,未来会走向哪里”。


  对于华为终端业务是否面临调整的问题,徐直军称:华为消费者BG的未来战略实际上从三亚会议就已确定(笔者注:2013年华为终端战略研讨会的三亚召开,任正非对华为终端发展做了四点明确指示:盈利能力、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能出现恶意库存、管理好风险),目前和未来都没有进行大调整的计划。任总(任正非)今年3月针对华为终端的讲话是在强调终端业务需要走自己的路,必须与华为公司的整体品牌形象符合。


  徐直军所说的“与华为公司整体品牌形象符合”既是任正非今年3月所说的华为业务不能做成“磨豆腐”,也就是终端业务利润还是较低,无法与运营商与企业业务相匹配。“走自己的路”则是要求华为手机业务“不做大规模品牌广告”,目标依靠产品体验、质量、服务等提升口碑,“别让互联网引起发烧”等等。


  任正非与徐直军先后针对华为消费者BG的讲话,将影响华为手机业务的操盘方式和未来走向。不过笔者来看,“不做大规模品牌广告,依靠口碑”更像是传统运营商B2B的思维和操作方式,国际上成功的消费品牌对品牌广告的投入不可避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华为手机业务来说更是如此。


  华为之前2014年全球目标销售智能手机8000-1亿台,在任正非的新要求下,华为依靠规模的增长目标将开始调整。接下来,华为手机业务需要解决两大问题:1、手机业务全力加速向海外高利润市场的扩张;2、在国内市场需要引入专业人员,加强低成本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以及有针对性的新媒体进行市场营销与品牌传播。这对余承东和华为消费者BG管理团队来说,都将是新的挑战。


  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比重逐年降低,提升服务收入


  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2013年营收1665.12亿元(约275.2亿美元),同比增长4.0%,与消费者BG的17.8%和企业业务32.4%的增长来说,体量大增速慢。根据华为预期,至2018年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比重将由现在的约70%降至50%-60%之间。


  在全球运营商业务面对OTT冲击、纷纷寻求转型的大背景下,华为又该如何应对?徐直军称:从整体上来讲,华为还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近几年都在思考能做什么不做什么,聚焦什么放弃什么。2013年华为终于想清楚了,华为应将能力聚焦在信息流经过的领域(笔者注:存储和管道),目标成为行业“谦虚的领导者”,但不会进入信息流中的内容领域。


  作为华为三大业务中最重要的运营商BG,今年4月初刚刚完成了岗位轮换,原企业业务BG全球销售与服务部总裁邹志磊,替代丁耘成为新的运营商网络业务BG总裁,丁耘则出任华为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


  邹志磊对笔者表示,在华为三大业务中,运营商BG收入占比近70%,体量决定了增速。同时,自己也并不认为运营商网络业务未来增速会放缓:一方面,华为与全球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建立了市场合作,全球50%的运营商贡献了华为全球近77%的销售收入,全球建网数量越多,未来由华为提供的运维和服务也会越多。另一方面,全球运营商都在进行网络外包服务,这将是未来华为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重点,华为预计2014年运营商网卡服务营收增幅将达17%。


  根据华为公司2013年财报,在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构成中,无线网络设备销售收入525亿元,占比约31.5%;网络服务收入约520亿元,占比31.2%;两者规模相当。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华为未来运营商网络业务中,服务比重一定会大大超过卖硬件设备的收入,因为这是全球主要设备厂商都在走的路,这是产业的大趋势”。


  徐直军同时认为,华为运营商BG未来将面临两大机遇:全球LTE 4G网络投资,以及运营商IT转型。


  华为无线网络业务LTE产品线总裁王军对笔者表示,目前全球已有200个国家和地区部署超过400个LTE网络,其中279个已经商用。而华为目前在全球参与建设了超过290个LTE网络,其中超过130个已经商用。从规模上来看,华为在LTE是4G时代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在单纯硬件的网络基站建设方面,华为2013年销售收入25亿美元,2014年预计将超过40亿美元。


  在运营商应对OTT冲击和转型方面,徐直军称,全球运营商经过几年与互联网OTT企业的冲突和较量,现在已基本上达成共识,运营商与OTT企业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对抗。运营商需要继续提高网络速度与覆盖,这对电信设备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同时,运营商发现与互联网企业相比,自身经营模式依旧非常传统,如苹果网站可以卖苹果所有的产品,甚至是第三方应用、音乐、视频等服务,用户还可以进行终端定制,而运营商还在继续依靠传统的线下门店进行销售。


  徐直军认为,电信运营商面向客户的未来服务一定是在线化、按需所取,是可以Dry定制的。运营商需要通过敏捷服务降低成本,更好的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这就要求运营商对目前的后台IT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这对所有电信设备厂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业务:目标5年营收翻4倍,加强品牌营销


  华为2013年企业业务实现收入152.6亿元,同比增长32%,约占华为总体营收6.4%,规模较小增幅最快。


  在运营商网络业务BG进行轮岗的同时,华为企业业务BG总裁也由徐文伟更换为阎力大,徐文伟出任华为公司战略Marketing部总裁。


  企业业务是华为内部认为增值潜力最大的业务,从2011年开始经历了从激进大扩张,到战略收缩的一个过程。任正非2013年12月曾对此发表内部讲话称,华为企业业务白手起家,要把在运营商大规模部署的产品技术和网络经验运用到企业业务。一方面要聚焦、要赚到钱,另一方面要学会与别合作与分享,不破坏行业价值。“如果华为坚持自己去集成,就会树立一大堆敌人,因此要坚持被集成策略”。


  在华为第十一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作为轮值CEO的徐直军,被媒体和分析师问到最多的也是关于企业网业务。徐直军称,华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证明企业业务与运营商面对客户的直销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华为学会了与渠道商合作“被集成”。从2013年企业业务发展来看,公司对此基本上满意的,但今天来说还不能说已经取得成功。


  徐直军称,未来5年,华为将累计投入110元人民币加强企业业务研发和推广。到2018年华为企业业务的销售目标是100亿美元,相当于2013年规模的400%。从更长远的10年来讲,华为企业业务的营收规模和利润一定不会比运营商网络业务差。


  企业BG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何达炳对笔者表示,华为企业业务2013年国内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2014年最重要的任务是渠道“激活”,强调渠道合作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数量。


  有分析师认为,与思科相比,华为企业业务在重视产品和渠道的同时,对品牌投入不足。何达炳对此表示,目前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华为企业业务在营销和品牌方面2014年需要全面改进,包括互联网社交平台针对热点问题的营销,这对传统上更接近B2B的企业业务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从华为对手的情况看,华为也尚未真正甩开对手;从华为和爱立信的“交锋”看,互有得失,然而华为的专利授权收入没有爱立信可观。华为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在终端领域,与苹果、三星等明星手机,在品牌上有一定的差距,在“中华酷联”国产手机中并没有脱颖而出,战斗仍在继续。此外,在云计算、企业业务领域,除了和思科等国际巨头打得“头破血流”,和博通、H3C也存在着同质化的竞争。华为为后进入者,要打破思科的垄断局面,绝非易事。面对如此形势,华为的管理层能认识到自身位置难能可贵,中国企业喜欢好大喜功,华为能如此冷静,也就意味着华为已摆脱了中国企业身上的一些通病。


  华为继承者不会是一个人


  过去几年,关于华为公司接班人的问题一直被业内和媒体强烈关注,华为目前实行的是轮值CEO制度,由徐直军、胡厚昆、郭平轮流负责公司日常运营。


  在华为第十一届分析师大会上,有国外媒体再次就此问题进行提问。徐直军对此表示:“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在这个阶段肯定不会是一个人来继承任总(任正非),也许是一个团队。关于未来,未来真正的走向只能等未来来回答。”


  在高速发展27年之后,华为终于在总体营收和利润上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厂商。组成华为三大业务BG在2014年都进行了新的变化和调整,不难看出这是华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再次做出的一次战略调整。


  不过对于“谦虚的领导者”这个华为给自己的命题来说,从华为公司内部架构、三大业务现实发展与行业对比来看,要实现任正非的新布局,华为仍然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也许就像徐直军所言,关于未来,就让结果来回答吧。


  此前有媒体开列了一份全球IT业TOP10榜单,上面分别有苹果、微软、IBM、英特尔、三星、谷歌、甲骨文、惠普、思科、SAP。其中,苹果、微软、三星、谷歌位于“水龙头”端,他们暂时把持了未来世界所有信息(水)的出入口;惠普、思科、IBM占据了“管道”和“蓄水池”端,他们是目前全球高端企业网络、政府网的主流“管道工”;甲骨文、SAP则是企业、城市网络中的“水”。面对这样一份榜单,我们希望华为等中国企业能真正凭实力进入这个排行榜。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南方略论坛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张小姐
粤ICP备05055079号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