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4年,三星依然极为强大,但是可能已经是增长尾声,面临着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五面受敌的三星手机何去何从?三星手机如果出现闪失,三星电子的未来将如何演绎?而三星电子的问题,是三星集团内其他企业难以解决和弥补的。
一国一企之“三星共和国”
三星一感冒,韩国就发烧。三星之于韩国有多重要,媒体着墨已经很多:2013年三星集团的营收超过韩国GDP的19%;7月7日发布的《财富》500强名单中,韩国的三星电子上升到第13名,而利润则达到第九名(只算经营利润则排名第六),风头一时无两。这不但是三星自己的最高排名,也是韩国企业有史以来最高的排名。
但是,巨人三星最近有点烦。
五面受敌
作为三星电子最核心的业务,三星手机正在面临巨大挑战,而三星电子又占据三星集团2/3的营收,可以说是重中之重。7月8日,就在《财富》500强榜单发布的第二天,三星电子发布今年二季度业绩预告,销售额515亿美元,同比下滑约10%,运营利润71亿美元,同比下滑约25%,已经连续多个季度同比下滑。
在区域市场,三星已经“五面受敌”:在美日市场,iPhone地位稳固,一直占据比Android更高的市场份额,比如美国,2014年5月苹果份额为41%,三星为27%;在欧洲市场,三星虽然仍然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但是不断受到中兴、华为等中国厂商的骚扰,还被Lumia在多国切去部分蛋糕;在中国市场,小米、中华酷联、OPPO、VIVO等企业不断扩张,三星到2014年Q1的份额已经下跌到20%以下,三星第一的地位未必能再延长一年;在印度市场,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Karbonn如同中国的中华酷联,到2013年Q3份额分别上升到14%和9%,直逼三星的26%,三星并无良策……
在市场份额的表象的背后,更多的是产业模式的变迁。比如,在中国市场,运营商定制市场大幅退化,三星、中华酷联等传统倚重该渠道的厂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在社会化渠道方面,互联网手机的兴起让三星的传统渠道方式无所适从,小米、荣耀、NUBIA、魅族等产品的性价比远高于三星;加上手机在硬件层面日益同质化,台积电、联发科、南亚科等台湾厂商分别在芯片代工、芯片设计和内存方面拉近了距离,京东方、深天马等大陆企业在TFT、OLED等屏幕制造能力上也不断提高,三星在零部件方面的巨大优势也被缩减了。
恰在这时,公司领袖李健熙因病入院多日。虽然接班人李在镕作为“王储”已久,但是在这个阶段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李健熙作为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喆的三子,在接班过程中遇到了重大的家族斗争,潜在的家族争夺战始终是一个隐患。
可以说,到了2014年,三星依然极为强大,但是可能已经是增长尾声,面临着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五面受敌的三星手机何去何从?三星手机如果出现闪失,三星电子的未来将如何演绎?而三星电子的问题,是三星集团内其他企业难以解决和弥补的。
似曾相识的通病
抛开三星一家企业,我们可以看到,这背后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众所周知,东亚地区有典型的雁阵结构:先是日本崛起,然后是四小龙崛起,后面的中国崛起,后续不排除可能是东南亚,整个进程如出一辙,都是从承接欧美的低端制造业起步,消化再吸收后,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甚至在很多环节取代了欧美。
问题是,这个置换和迁移过程不是无止境的。IT电子业不进则退,尤为严重:先是日本电子制造业的迅速崛起,产生了索尼、松下、日立、东芝、夏普、NEC、三洋、富士通、佳能、爱普生为代表的十大IT电子企业;随之,韩国消费电子企业崛起,三星、LG、SK在手机、电视、闪存等领域大幅挤占日本企业空间,台湾的台积电、鸿海、联发科在IT制造和IC设计领域领先;目前,中国势力正在崛起,又在抢夺日、韩、台的市场。
正如韩国《中央日报》根据韩国产业研究所分析,中国正在跟随韩国的步伐,复制韩国的路径,在电视、手机领域与韩国的差距已经极微,在OLED领域缩小到1年,在半导体领域也在奋起直追——这个趋势不可逆转。
如果要克服这种迁移,只有继续“向上”产业升级,那就是要动摇、抢占美国占据的产业制高点,如操作系统、软件、互联网和芯片,何其难哉,日本已经早早败下阵来!
东亚地区都是资源贫国,都以制造业立国,精于模仿、微创新、制造管理,但是在软件、标准、颠覆性创新方面又都相对较弱。如果你干不掉“头顶”的,又踩不死“脚下”的跟随者,那么你原有的优势一定会削弱,直到形成势均力敌的均势,甚至被替代。苹果和三星、LG基本从上向下和从下向上打垮了日本的手机业,三星、LG已经中国家电厂商也大幅削弱了日本的家电业,日本企业向零部件和B2B市场退守……今天,三星在手机领域、家电领域一样将要面临中国企业的强劲挑战,三星似乎必须要向NAND、OLED、IC制造部分退让。
三星背后的病灶是典型的“韩国病”,其实,也可以说是“日本病”,“东亚病”,是制造业产业链在不同国家迁移的一个必然结果,不止是三星一家的问题。2014年Q2韩国市值前20位的企业的运营利润预期同比减少7.1%,三星电子、现代汽车、起亚汽车、浦项制铁、LG化学、现代重工等的利润都出现不同幅度下滑,固然有韩元升值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产业迁移、产业竞争的因素。
这是大势所趋,只是最终未必是以消灭对方为结果,也可能是相对均势,比如汽车行业的现代已经是全球第四大厂商,起亚也成为主流,但是,并不必然消灭丰田、本田和日产——因为后发者的成本也会逐步水涨船高。产业未强、追求先富几无可能,一旦人力成本过快成长,比较优势则已不再,产业升级也成为空话——这也是对中国的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