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今日晒出小米2014年成绩单:售出6112万台手机,增长227%,含税收入743亿元,增长135%。6112万的手机销量也超过了雷军此前预期的6000万台。
资料显示,2013年,小米销售手机1870万台,增长了160%;含税销售额达到316亿元,增长150%。
雷军称,2014年已成为小米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从行业的追赶者,变成被全行业追赶的对象。”他表示,国内同行对于小米模式的研究、学习、模仿已经达到“像素级”。
此前小米刚刚完成了11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450亿美元。
对于已经来到了2015年,雷军表示,国内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增长放缓,同业角逐更是到了比拼持久力和整体生态系统能力的大淘汰阶段,“所以从2015年开始,我们以归零的心态,继续怀着血战到底的决心,重新出发。”
解析:均价1215.6元 红米销量超越小米
6112万台,743亿,平均单台均价已经到了1215元,说明在销售中,红米销售占比了超过60%,超越了售价1999元的小米,红米已经成为小米销售的主力。
但看平均台数,小米的销量总数在国内比较领先,但是看销售额,领先优势没那么大,国内手机行业有些低调赚大钱的企业总销售额也不小,如vivo和oppo,两者2014的年销售额都在3000万台,但是这两家企业的产品整体销售价格偏高,单机均价都在2000元以上,总销售额也接近700亿,或者超越700亿,这两家企业都是低调赚大钱的。
2014年,小米凭借先发优势,依然在国内保持领先,但速度在逐渐变缓!
2015年,中国手机增速将会放缓,换机潮的时间机会窗口也不多了,中国手机座次的一二三线将会逐渐落定!
▆相关链接 雷军:今年要做到800亿销售额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时间:2014年04月09日
昨日是小米四周年庆典,小米在当天开放购买活动。根据小米官方说法,在12小时内,小米共出货130万部手机,销售额突破15亿元。
而相比每次都抢购一空的小米手机销售量,雷军在线下见面会中,其实说了更多有意思的事情,一一看下:
1.6000万手机出货和800亿销售额才是真正目标。
年初,小米宣布今年目标为4000万手机和500亿销售额。
而在米粉节当天,雷军表示4000万手机销售量只能打及格分,小米今年真正销售目标是6000万部手机,依此计算,小米的销售额将达到800亿。
对于完成这个目标,雷军很有信心。雷军表示,在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小米已经出货1100万部手机,其中3月份出货580万部,而1月和2月出货不利的原因是春节假期导致工厂停工。
销售额方面,小米去年12月份就取得了53个亿的销售额,今年3月份销售额则突破53个亿,预计四月份销售额也将继续成长。由此计算,雷军表示全年800亿销售也很有把握。
2.米粉节是对小米电商成人礼。
雷军表示,米粉节其实是小米电商的成人礼,是一次考试,预计米粉节当天将有200万单,希望小米物流系统能够在一周内全部送到。
据了解,小米目前在全国共修建了10个仓储中心,单个仓储全天满负荷配送能力约为10万单。
而雷军则表示,小米物流这才刚刚开始,随着小米规模扩大,希望每个仓储将来每天能做到50万单甚至100万单。
而为了扩大小米供应链能力,小米已经招聘了大量员工。
雷军透露,目前小米在仓储物流环节的员工有1500人,在Call Center和服务中心的员工也有1500人,在小米之家和维修中心也有500人,总计3500人的队伍在维持小米电商运转。
3.小米明年要做一亿单,海外市场很关键。
在私下场合,雷军谈及2015年目标:继续翻一番,达到1亿部手机出货。
雷军表示想完成这个目标,海外市场必不可少。
据悉,小米今年在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的目标是:出货量高于100万部,占据当地手机市场20%以上份额。
而雷军则豪言,以上都是小市场,小米将在2015年真正进军海外,成为世界三大手机厂商之一。
4.雷军小米对供应链议价能力很恐怖了。
随着产能扩大,雷军表示:“小米对供应链议价能力已经很恐怖了。”
雷军以红米手机举例:“刚开始我们是贴着成本走,而随着时间推移,价格已经能够降到699元,未来小米仍将继续改进红米手机。”
5.小米将竭尽全力控制在售型号。
目前,小米手机在售型号为小米2S、小米3、红米和红米Note。
而据了解,小米仍有更多型号手机待发。
但雷军表示这并非小米本意,小米未来将竭力控制小米手机在售型号。
6.雷军:我们应该是赚钱的。
现场有人问及小米盈利问题,雷军回应称“小米应该是赚钱的”,并再次谈及小米基础策略:
硬件贴着成本走,利用MIUI生态链和配件获取利润。
7.小米路由器已内测三轮。
对于至今未公开销售的小米路由器,雷军透露这个产品其实已经内测了三轮,但距离真正公开销售仍需时日。
雷军表示,小米路由器应做到尽可能多接入智能设备,如果不能接入足够多的智能设备,那么小米路由器就是“没意义的产品”。 (来源:搜狐IT 作者:王聪佶)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