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略营销新观点,为您提供专业的营销管理新观点分享,以及新的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新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销专题 > 营销新观点
中国市场“新常态”,逼出中国式新营销
发布时间:2014-8-27 16:07:14 访问统计:点击次 评论: 次 作者: 刘春雄 摘自:
  

  中国式营销的瓶颈


  市场化以来,中国营销一直备受质疑,质疑通常是拿跨国公司的营销与中国企业营销对比,然后证明中国营销是“落后的”。


  然而,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快速成长。我们总不能说中国经济“宏观上是成功的,微观上是失败的”,也不能说那些快速成长的企业“在方法上是错误的”。于是,我和金焕民老师开始为中国营销辩护,并总结为“中国式营销”。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式营销,与跨国公司营销在表象上有两个重大差别:第一,主流产品体系的差别;第二,营销方法的差别。


  主流产品体系的双低现状


  一直以来,中国有两个产品体系,一个是“代工”的产品体系,产品符合西方主流品质标准和价值标准;另一个是“内销”产品体系,产品满足国内主流品质标准和价值标准。


  “中国制造”占领世界,说明中国的制造能力能够满足世界标准。某段时间,“出口转内销”甚至是某种价值标签。然而,中国国内的品质普遍受到质疑,这里固然有不良厂商的非法行为,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普遍现象,是中国一轮又一轮消费“启蒙”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价格到底,品质到底线。”—中国各行业的产业集中过程中,最后胜利者的主流产品基本如此。


  “价格战”曾经广受质疑,我们一直认为是中国产业集中过程中的必然,“价格到底”有助于完成一个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启蒙”,让收入普遍不高的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得起”。同时,“价格到底”也是行业整合最有力的武器,它的基本作用就是让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消失了。


  当然,“价格到底”的结局,必须伴随着“品质到底线”。


  “品质到底线”是指品质已经到了国家标准和消费者能够承受的底线,它在本质上与“假冒伪劣”不同。


  营销方法的差别:“挥霍资源”的资本


  这源于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出身”不同:


  跨国公司是“资源挥霍型营销”,因为他们进入中国市场前已经“功成名就”,当然要发挥资源优势,其表现就是“高大上”的品牌营销。


  中国式营销总体上讲是“资源积累型营销”,因为“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没有资源优势,“边赚钱,边发展”。所以,中国企业流行的是“深度分销”、“渠道为王”、“终端为王”等。


  那些曾经被贴上“央视标王”标签的“资源挥霍型”的企业,多数缺乏持续“挥霍资源”的资本,只能是“赌徒”式的“资源挥霍”。


  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总体是不成功的。在中国成功的跨国公司一般有三类企业:


  一是在技术上有中国企业不可替代的优势,如GE等;


  二是在大众时尚类产品上的象征型企业,如苹果;


  三是在主流品质营销方法上“接地气”的企业,如可口可乐提出的“3A策略”(买得到、买得起、乐得买)。


  中国式营销可以总结为两点:从产品上来说,提供最基本的大众满足;从营销手段上讲,在渠道体系(商业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努力做到更快更好地接近消费者、满足消费者。


  如果有人说跨国公司的营销是1P(产品、品牌)营销的话,中国营销就是3P营销(价格、渠道、促销)。


可以说,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基本做到了“2A策略”,即买得起(价格便宜)、买得到(渠道建设)。因此,只有中国才会出现“渠道驱动优先于品牌驱动”的现象。


  中国市场的“新常态”


  过去,中国GDP年增长10%是常态,这是低水平的增长;现在,中国GDP增长7%~8%是“新常态”,但这是成熟经济体的增长。


  客观地讲,中国企业的“双低”(价格到底,品质到底线)在过去是常态,是符合中国当时总体消费能力的正常状态。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如果中国营销还是过去的状态,那中国营销才是真正落后了。


  营销最基本的竞争法则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那些曾经倍受敬畏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抱着那套“先进”的营销方法企图“教育中国消费者”,而不是适应中国消费者。中国企业曾经被视为“落后”的营销方法,恰恰是适应市场的结果。






  但是现在,市场正在发生悄然巨变:


  中国营销的“新常态”,就是中国消费者已经变了:


  中国消费者已经完成了几乎所有行业的全面“启蒙”;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


  中国消费者的“口感”和“鉴识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承认下列两个基本现实:


  第一,除汽车等少数行业外,中国多数行业进入了饱和状态,消费数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


  例如,中国方便面消费量是下降的,啤酒行业的增长缓慢。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爆发式”、“井喷”等词汇,正与中国营销集体告别。


  第二,中国主流产业的行业集中已经基本完成,高集中度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寡头垄断。在这样的行业,通过挤压对手发展已经不可能,除非对手犯错,寡头垄断的格局总体上是“恐怖平衡”状态。


  从发展空间看,中国企业的数量增长已经很困难,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否则,只能徘徊。


  上述现象,是中国营销必须正视的“新常态”。


  从数量增长到价值提升


  大约5年前,当《中国式营销》出版时,我们就意识到,中国需要新营销,并且一直在苦苦思索新营销是什么。


  营销的进步,要从对消费者的认知开始。


  金焕民老师对中国营销目前的困局有一个精辟的描述:市场繁荣与行业低迷之间的矛盾。市场繁荣,意指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行业低迷,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无法通过目前的营销体系得到满足。


  市场繁荣与行业低迷的矛盾,只有通过产品创新和产品价值的提升得以解决。


  产品价值的提升,可以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提供新一轮消费满足;二是为企业新一轮增长创造空间。从原来的数量增长,转变为价值提升。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光明在乳制品行业第一轮整合过程中,从2000年开始,因为固守低温错失常温全国化,从老大沦为第三。


  直至2011年品类完全差异化的常温酸奶莫斯利安开始发力,光明的常温困局才被打破,而且,其培育的时间之短、速度之快(2013年单品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106.5%)、利润之高(毛利率50%,比普通牛奶高二三十个点)超出想象。


  莫斯利安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它不是“双低”产品,它是价值型产品,它的营销也与以往的乳制品不同(重视终端推广,以“试饮”和送礼打开市场并累积口碑而来)。


  然而,它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


  莫斯利安的案例说明:只要有好产品,不怕消费者不买单;只要有好产品,新品牌能够迅速立足。


  另一个案例也能说明问题。


  雪花啤酒原来走的是“高开低走”的路线,品牌上走高端形象,实际上走低价路线,销量很快上来了。


  现在,雪花啤酒的一个子品牌“勇闯天涯”一下子把主流价格提上来了,每瓶6元的产品,竟然有200万吨的销量,成为啤酒最大的大单品。


  啤酒行业现在流行的罐装啤酒,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放在几年前,罐装啤酒还是高端啤酒,没法成为主流,瓶装才是主流。现在,罐装正在成为新的主流,价格已经不是问题,价值才是关键。


  然而,很多行业仍然陷在数量增长的逻辑中。


  以方便面行业为例,20年前的主流方便面,现在仍然是主流。20年前消费者觉得好吃的方便面,现在已经很难吃了。现在不是消费者“吃不起”,而是消费者“买不到”更好吃的方便面。


  当类似方便面这样成熟的行业,仍然依靠“加一根火腿肠”来竞争时,这样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


  从消费者频繁更新智能手机来看,只要有好产品,消费者愿意买单,消费者买得起单。这是目前新的营销现实。


  主流产品换代


  鉴于目前各行业的主流产品普遍打上了强烈的“双低”的痕迹(行业整合阶段的后遗症),所以,这样的产品未来一定会被边缘化。


  这是一个基本理念:行业“启蒙”阶段的主流产品,扮演着阶段性产品的角色。只要“启蒙”完成,它就逐步会被边缘化。


  这也是为什么企业推出换代产品时,倾向于采用新品牌的原因。因为老品牌已经打上了“双低”的烙印。


  采用主流产品升级的方法行不行?


  现在看来,产品升级基本上行不通。消费者不仅需要好产品,还需要完全不同的感受。产品升级,不容易给消费者全新的感受。


  有效的方法,恐怕只能是主流产品换代—产品上一个全新的台阶,甚至与过去完全区隔。


  这是价值提升的一个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主流产品换代有三个基本要求:


  第一,产品要真的好。


  以食品为例,过去为了降低成本,添加大量填充物。初期添加时,感觉不明显,持续添加并且比例越来越高,最后形成了“双低”。


  而新生代的主流产品,则一定要在品质上全面提升。


  第二,完全不同的感觉。


  内在的品质要与外在的感觉相匹配。外在的感觉,涵盖范畴很广,包括爽心悦目(形象打眼)、定位独特(独特概念等)、情感诉求等等。


  第三,价格要比现在的主流产品高一倍左右,否则,区隔不明显。


  比如,现在主流方便面的价格是2元~5元/包(盒),换代产品可以是5元、8元、10元的产品,只要真的好吃,消费者有这个消费能力。


  从中国式营销到中国式新营销


  营销环境的变化推动营销升级


  以往的中国式营销,既是中国消费者数量庞大和极低的消费能力决定的,也是由中国碎片化的市场结构决定的,更是中国企业体量偏小这个基本现实决定的。


  比如,中国原来基本上没有现代商业渠道,中国企业的“渠道驱动”并非中国企业的主动选择,而是面对碎片化的商业结构的必需选择。中国企业的集中选择背后,必然有它的选择逻辑。


  从中国式营销到中国式新营销,除了产品换代之外,还必须正视中国营销环境的变化:


  第一,商业体系的成熟。


  中国城镇化率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的18%,提升到2013年超过53%。现代商业与城镇化正相关,虽然中国仍然有相当原始的渠道体系,但现代商业已经成为主流,渠道碎片化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好产品被渠道阻隔的现象已经很少了。


  第二,中国企业积累过程的结束,已经有了进行短期“营销挥霍”的资本。


  第三,网络传播手段的出现,使得原来需要付费的传播,门槛变低。只要是好产品,口碑传播速度就能加快。


  中国式营销,实际上起到了在各行业启蒙的作用,包括品类的启蒙、品牌的建立、产品标准的建立。


  中国式新营销,不存在品类启蒙和品牌建设的问题,品牌信任问题也因为中国企业总体品质的提升有所缓解。中国式新营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价值接受的问题。


  以前只能偶尔尝试性消费,或根本无力消费的产品,现在有了消费能力。那么,怎么让消费者认识自己的产品?怎么接受更高的产品价位?怎样使价值型消费传递下去?这是中国式新营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现实是:由于换代产品普遍稀缺,消费者实际上处于“饥渴”状态。只要是好产品,只要消费者尝试过一次,消费偏好就会建立。这是中国式新营销建立的前提条件。


  中国式新营销的特点:快速建立新的消费偏好


  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以推广为主导的营销体系。以推广为导向的营销体系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它通过精心选择的推广点,给消费者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方式称为推广(不同于以往的促销)。


  推广方式可以是品尝、试用和其他让消费者初次尝试或购买的方法。


  第二,它有助于迅速让消费者建立产品偏好。


  消费者品尝或购买后,充分感受到产品与原来主流产品的巨大差异,快速形成新的偏好。


  第三,有助于形成口碑传播的力量。


  它有两个传播渠道,一是消费者之间的传播渠道,比如网络传播,速度非常快;二是渠道之间的传播,因为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终端做推广,在精心选择的终端做推广,其效果也会延伸到其他终端,进而形成渠道的口碑效力。


  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如果中国营销还是过去的状态,那中国营销才是真正落后了。


  当类似方便面这样成熟的行业,仍然依靠“加一根火腿肠”来竞争时,这样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

打印 | 关闭  
 * 相关文章
已有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讨论区
(以下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概与本网站无关!)
营销专题  
point 营销新观点 (篇)
point 营销人物 (篇)
point 营销案例 (篇)
point 直销 (篇)
point 电话营销 (篇)
point 国际市场营销 (篇)
point 消费品营销 (篇)
point 营销资讯 (篇)
point 渠道建设 (篇)
point 终端工程 (篇)

 

 主页关于南方略招聘信息合作良机友情链接联系方法│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客户热线:18664305161(24小时)联系人:王小姐
粤ICP备11044296号-1   技术支持:火云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