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茂:现金流断链=企业猝死?中小企业穿越生死周期的现金流实操手册

分享到:


时间:  2025-05-15 浏览人数:  0

摘要:
  2015年4月25日晚我在平台直播间讲了《决定小微企业活下去的三个关键问题》,期间反复强调了初创企业者最应该做的四件事情:产品和服务、做市场与创造客户、抓现金流、业务可持续性。当晚收到一个学员的提问“现金流,客户,团体,只能留一个的时候留哪个?”
  
  我的问答是“现金流”。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早就提醒华为的干部:
  
  “考核要关注销售收入、利润和现金流,三足鼎立,支撑起公司的生存发展。
  
  单纯地销售额增长是不顾一切的疯狂,单纯地追求利润会透支未来,不考核现金流将导致只有账面利润。光有名义利润是假的,没现金流就如同没米下锅,几天等不到米运来就已经饿死了。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很多,多数情况都是缺乏“现金流”而导致的短命。
  
  证据一:金点子老板跳楼自杀
  
  2025年4月16日清晨,浙江绍兴传来噩耗——金点子公司董事长毕光钧从28层高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年仅56岁。
  
  消息传出,震动整个纺织行业。谁也没有想到,这位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会在56岁时选择这样的方式告别人世。
  
  近两年,金点子集团开始步入困局。据知情人透露,毕光均亲自负责的某中东项目突遭骗局,资金被转移,一去不返。
  
  这场“投资事故”对金点子集团来说都无疑是一记重拳,直接击穿了企业的资金链。
  
  更糟的是,金点子集团连员工的工资也开始发不出来。金点子有500多位职工,背后是五百个家庭的柴米油盐。
  
  证据二:华为的三张底牌
  
  ‌3月31日,华为公布了2024年年报:2024年,华为的营业收入为8620亿元,较2023年的7041亿元增长22%;但净利润只有625亿元,较2023年的869亿元减少了28%。
  
  华为从制裁当中走出来,有赖于长期持续的积累,而非临时应变。华为有三张底牌,一是充沛的现金流,二是持续的研发投入,三是强有力的薪酬体系。
  
  现金流是公司的血液。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遭遇了大面积企业周转不灵甚至破产倒闭,本质上就是高负债和高速度运营过程中遇上发展失速,现金流断裂,经营性现金流和外部融资均遭遇困境。中国教培企业在政府实施教培新政之后普遍都活了下来,本质上是充沛的现金流给这些企业渡过难关寻找转型出口留下了宝贵的时间。
  
  从上图可以看出,即使在遭遇制裁销售收入呈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华为的经营净现金流量短期内大幅走低,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基本保持稳定。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现金流量是企业应对动荡时期的关键所在。
  
  作为领导者,不管是国有企业党政一把手,还是民营企业家,甚至是一个个体工商户老板,都需要为经营结果负责。那么在为经营结果负责的过程中,作为领导者最需要关注什么呢?可能很多人会说利润,确实如此,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创造利润,似乎就是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利润是一个结果,而企业的运营是一个过程,必须在运营过程中有效监控,才能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因此,领导者还必须在运营过程中监控一些重要指标,才能确保企业处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领导者之一,杰克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他的观点。在他看来,企业最需要关注的三个指标,依次是员工敬业度、客户满意度和现金流。
  
  证据四:微软穿越周期的“3+1”密码
  
  微软成立于1975年,在PC时代霸榜的老牌企业可以说是历久弥坚,股票市值稳居榜首,风头无两。
  
  萨提亚·纳德拉在微软2023年度报告中这样讲:在创立48年之后,微软依然是一个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公司,因为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适应了技术范式的转变,从PC/服务器到Web/互联网,再到云/移动互联。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这么做,领导这个新的时代。
  
  微软能穿过周期的密码就是穿越周期的“3+1”。
  
  所谓“3+1”,就是3个要素,1个底座。3个要素,一是充沛的现金流,二是强大的创新能力,三是卓越的领导人;1个底座是规范的董事会治理。
  
  充沛的现金流——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如果没有现金流,企业就无法生存。很多企业可能在某一个时期拥有充沛的现金流,但优秀企业始终能保有充沛的现金流,这些企业可能业绩会有所波动,但现金流总是能保持平稳,这是企业在穿越周期的时候必须具备的护身符。
  
  证据五:巴菲特的现金流
  
  股神巴菲特在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流时,注重保持充足的现金储备,以便在市场机会出现时能够迅速行动。他强调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公司在面对市场波动时能够保持稳健运营。此外,充足的现金流还可以帮助公司在衰退期维持运营,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现金流呈现以下特征:
  
  1、现金储备规模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等价物总额达到3342亿美元,连续多个季度刷新纪录25。这一规模远超市场预期,且较往年同期保持显著增长趋势。
  
  2、持续现金流流入能力
  
  即使不进行业务扩张,伯克希尔每年仍能通过现有业务稳定产生约400亿美元现金。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通过净卖出股票证券(出售101亿美元、买入34亿美元)进一步强化现金流储备。
  
  3、现金储备的意义与策略支撑
  
  ❶抗风险与投资灵活性:巨额现金使公司在经济下行期无需依赖外部融资即可维持运营,并为捕捉优质资产提供充足弹药。
  
  ❷自由现金流导向:巴菲特将自由现金流视为企业价值的核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资本性支出
  
  这一指标剔除非现金项目干扰,更真实反映企业“造血能力”。
  
  ❸分红与长期竞争力基础:稳定且充沛的自由现金流是高分红的前提,也是企业优化产品、扩大市场份额的保障。
  
  4、现金储备的行业影响
  
  伯克希尔的高现金流策略已引发市场效仿,例如A股市场推出的现金流ETF(159399)规模在2025年4月已达35亿元,反映投资者对现金流策略的认可。
  
  希望中小企业,初创企业老板向优秀企业们学习。汲取教训吸取企业经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