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凤凰卫视采访】南方略咨询董事长刘祖轲谈“中美贸易战的前提下,服务业升级转型”

分享到:


时间:  2019-07-20 浏览人数:  0

摘要:


  7月8日,南方略咨询机构董事长刘祖轲以及南方略其他专家老师接受凤凰卫视《财智菁英汇》采访,就“中美贸易战的前提下,服务业升级转型”话题分享观点。

  内容提要

  主持人:汇全球菁英,聚天下财智。欢迎来到《财智菁英汇》。就业乃民生之本,收入之源, 2018年以来,中国就将“稳就业”置于宏观政策的“六稳”之首。到了今年,中国在就业领域的发力更是有增无减,从今年1月1日起,新个税法实施;4月1日起,下调增值税税率;5月1日起降低社保费率;5月22日,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这背后的目的就是通过稳定社会的各项举措抗御风险,把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就业机会损失降到最低。中国就业形势稳定,取决于经济增长是否能够平稳的发展,那么,要如何稳,如何长久的平稳呢?

  解说:2019年7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将豁免110种中国制造的产品,其中包括医疗器械、电子元件等,豁免从7月9日起延展一年。观察人士认为,这是美方“示好”中国的讯号。

  时  鲲(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 所长):我们跟美国的贸易额占到了,我们中国货物贸易的12%或者13%这样一个水平。双方所打的这个贸易战,涉及到的贸易的金额,也是占到了双方货物贸易额的1/3,这么一个比例。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很大的,这个加征关税的清单里边,涉及到的电子信息这一类产品,那么这类产品,现在就业影响面,我们的初步的估计是80万人。那么,另外一类影响比较大的是纺织服装,大概受影响的面是20多万人。

  解说: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独特而难以取代的优势,中国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在于稳定的就业。今年1至3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67%,均低于预期控制目标。一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28,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这些积极的信号都在表明,就业工作实现温暖开局。

  戴欣明(南方略咨询高级合伙人):我们现在目前大概是46%的人口在从事服务业。美国它的服务业产值已经达到了80多万亿,那是我们的数倍。那作为它整个的人口才3.27亿,和我们13亿多的人口相比的话,那它这种产值是相当之巨大的。

  解说:数据显示,中国的第一、第二大产业增加值高达65091.27亿美元,是美国的1.64倍,而美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高达165147.47亿美元,约为其GDP总量的80.6%。中国同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70960.6亿美元,约为GDP总量的52.16%,仅约为同期美国的42.97%。即美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是中国的2.33倍。

  戴欣明(南方略咨询高级合伙人):我们目前大概的人均的这个GDP是1万美元,美国是6.2万美元,大概有10倍的这样的一个差距。所以说,我们很多的城市发展,就会出现一个非常不均匀的这样的状态。比如说,早些年更多的强调就业、就业再就业,那就会造成了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很多人都会涌向这些城市当中去。就会造成了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城乡之间的差别是越来越大,也造成了很多有钱的人是很有钱,但是没钱的人会越来越穷。

  解说:中国人社部最新数据统计,到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6.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7.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比,从2014年的40.6%,上升到2018年的46.3%,近五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解说:导致第三产业就业规模上升的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的带动,新经济模式的出现,带动了依赖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新就业模式。高端服务业和金融业等新业态的增长,也使得一些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城。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人民币62361元,64183元,57544元,是四川宜宾的两倍多,是湖北黄冈、贵州毕节的4倍左右。

  解说:30年前作为孔雀东南飞的典型代表,宁立新大学一毕业就跟家人,从中国的最西部一路向南,来到深圳求职。

  宁立新(南方略咨询高级合伙人):所以说来到深圳,我们就感觉到,我们已经真正地落地了。就像一只鸟一直往南飞,飞到了它的归属地。

  解说:在南方打拼20年,如今,宁立新实现了创业的梦想,有了自己的公司。在以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珠三角地区,他正在尽情的施展拳脚。

  宁立新(南方略咨询高级合伙人):我们的经验,过去的这样一个30年的成长,30年的这个就业,发展的过程中间我们每跳一步,都对我们的收入都是一个飞跃。

  解说:目前,中国三大城市群和新兴起的内陆城市群,就业人数稳定增长。2010年至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的全社会从业人数,分别增加了723万人,975万人,409万人和385万人。而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的中小城市以及县城,基本上都属于人口流出地区。河南周口、贵州遵义人口流出,分别多达281万人,180万人。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新的技术、新的业态、新的动能在不断的增加,中国的就业形态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然而,中国现在面临着制造业升级换代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企业要想用更少的人和更高的效率,在国际国内市场更加具有竞争力,就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连续五年高于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率的关键,也是新增市场主体的主力军。而城市为集中人、物、资金、信息提供了平台,各类产业在城市聚集,城市化已经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那么,激发城市就业潜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解说:从事营销管理咨询服务业18年的刘祖轲,深刻感受到近期的中美贸易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过去出口外贸占到70%以上的企业,目前都在纷纷创建自主品牌,发展国内市场。

  刘祖轲(南方略营销咨询服务公司负责人):你像做这种电子产品,过去70%都是这个出口,以OEM的ODM为主的,但是现在就提出来,我要创建自主品牌。第二,在本土品牌上要提升,我的这种销量和占比,甚至说同时有两个品牌,线上一个品牌,线下一个品牌,集体式的展开,这个力度非常的空前。

  解说:刘祖轲也表示,目前,中国服务业滞后的原因也是因为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这也是中国城乡差距和城市病的根源。对城市化问题深究40余年的董国良,早在15年前就提出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力来自于城市化发展的滞后。

  董国良(节地城市发展模式推行者):我们的城市,按照人口的城市化率,如果按户籍人口算,现在50%还不到。城市作为经济运行载体,所暴露出的问题在中国已经非常突出。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现在建成的城市的改造,我估计还要70万亿元,这对经济发展是影响非常之大的。

  解说:董国良表示,在信息经济时代,作为信息的载体——人,需要更加快捷流通。而城市病带来的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人的流通,滞缓了城市的运行效率。

  董国良(节地城市发展模式推行者):从发展来看,今后还需要有至少是6亿以上的农民需要变成市民。绝大部分人是要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确实容量是非常大的,你比如,现在全国的这个快递哥,就700多万人。如果把城市的交通问题彻底解决了,比如说,去看个戏有20分钟就到了,停个车也方便,坐车也方便,刮风下雨也不受影响,那文化娱乐产业也会大发展。

  解说:专家表示,只有当城市模式测底变革了。吸纳就业率的第三产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而困扰从业者的一系列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才能解决,城市病也能彻底的根除。

  时  鲲(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 所长):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应该优先发展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里面,我们更应该优先发展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说比如说像广州、深圳这种城市。这个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这个城市它是有规模效应的,尤其是一线和二线的城市,它有产业集聚、有人口的集聚之后,它才可以配置它的一些基础设施,它的公共的资源。

  解说: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时鲲表示,城市群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形态,是国家经济要素的精华所在,也是参与全球化竞争合作的最高端平台。实现城市和城市群的公共服务为代表的一体化,是满足现阶段城市化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需求的关键所在。他认为,发展城市化应该优先导向人口的城市化,也就是让来城市就业的人,有变成市民的机会。

  戴欣明(南方略咨询高级合伙人):所以说,所谓的服务业产业升级,更多的人才,实际上也是根据它这个产业的配置进行一个人才的这样一个转移。那么,国家在做这样大战略的时候,考虑到这个珠三角、长三角、还有渤海湾等等,包括成都、西安等等各个方面,还有像武汉也好,它们这种布局呢,你会发现,未来的人才并不一定只局限于北、上、广、深。很多地方它整个的人才结构都会发生一个变化,实际上这种变化,就是说每个城市从运营的角度、从战略的角度、从顶层设计,发现自己的优势,来布局自己的产业。

  主持人:完成城市人口从100万涨到800万,伦敦花了130年,班加罗尔花了50年,曼谷花了45年,首尔花了20年,而中国的深圳只花了17年。越是后发的国家,它的城市化速度就越快。我们来看一下城市化率从10%到50%,拉丁美洲花了210年,欧洲花了150年,北美洲花了105年,亚太地区花了95年,而中国只花了61年。所以说,讨论城市化的进程不能忽略时代因素的变量,城市化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相随的产物,是自发演进的过程。城市群一体化之路,根本在于制度的创新,关键点则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凤凰卫视《财智菁英汇》栏目组在关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就业率如何提升的话题,日前,中国人力资源部何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18年度人力资源何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人社部在6月13日发布的另一组数据也显示:2018年留学回国人员51.9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连续五年上升。数据显示,2014~2018年,全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40.6%、42.4%、43.5%、44.9%和46.%,呈持续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包括了交通运输、信息传输、批发和零售业、教育等,第三产业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的带动。创新经济和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崛起带动了诸如共享经济、移动支付、互联网+各种业态等新经济模式。专家表示,在中美贸易战的前提下,中国的外贸企业及国际资本在中国的投资会直接影响中国近期的就业形势。

  对此:

  1.您怎么看如何增加就业的问题?

  2.激发城市就业潜力应该做什么?

  3.未来就业的重要载体在哪里?

  4.未来中国的城市结构如何转型?

  凤凰卫视《财智菁英汇》栏目组